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成都具备“气质”和“土壤”
记者:近几年,成都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去年的增幅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位第一。受世界经济不振、外需持续低迷,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等的影响,今年,全国工业增速整体放缓。今年以来,成都工业的运行情况如何,是否延续了去年的良好态势?
刘超: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将其放在突出位置予以强力推进。新一届成都市委进一步强调“产业立城”理念,提出实施“产业倍增”战略,积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托产业竞争优势塑造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和西部高端优势。
今年以来,在全国工业增速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成都工业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相对较快”的运行态势,速度、效益等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全省,在副省级城市中继续处于领先水平。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突出特征:一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75.1亿元,增长16.8%,增速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高于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增速波动幅度仅1.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增长态势较为平稳。二是重点产业逆势增长。1~9月,汽车、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41.5%和29.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速度31.8个和17.9个百分点,两大产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已达31.6%。三是重大项目顺利推进。1~9月,412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46.8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2.1%,其中天府新区109个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20.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12%。四是要素保障较好。1~9月,全市累计工业用电15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4、1.9个百分点。五是先行指标呈现趋好迹象。9月成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运行。
成都工业发展目前也面临一定压力,如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成本上升,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工业投资下滑等,但我对成都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非常有信心。下一步,我们还将陆续出台相关举措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今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增速持续下滑。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你认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能够保持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超:我们知道,产业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不同产业的发展需要不同的支撑条件,就好比这块土壤能长出这样的粮食和作物,但换另一块土壤可能就长不出来。可以说,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与成都良好的产业发展“土壤”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成都拥有雄厚的科教、人才资源。这是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最具基础意义的因素。成都拥有电子科技大学等50所高校,拥有中科院系统、中电科技集团系统等电子信息类科研机构77所。近年来,围绕这些教育、科研机构和企业,我们又先后培育了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和人才实训机构,形成了支撑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沃土和持续供给的人才保障。
第二,成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一五”、“二五”期间,国家“156”重点工程有7个电子项目在成都实施,加上“三线”军工电子的规划布局,奠定了成都作为全国四大电子工业基地的历史地位。尽管电子信息产业的形态随着技术的更迭、融合与裂化不断发生着变化,但这个产业特有的“基因”在成都被很好地传承了下来。在今天成都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产业以及由此派生的新兴产业中,我们不难找到这样的“产业基因”。这种浓厚的产业氛围,是形成产业聚集的重要条件,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新引进项目,都不难在成都找到相应的产业协作和配套。
第三,成都拥有良好的通信基础条件。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通信枢纽。早在电路交换网时代,成都就是全国八大通信枢纽之一;光纤通信时代,成都是全国“八纵八横”通信网络的枢纽节点。目前,成都拥有向省外辐射的光缆通达方向8个,出省干线光缆22条,城域网传输总带宽3200Gbps,出口带宽1000Gbps,开通了国际直达专用数据电路,互联网同城直联中心实现了本地网际交换,互联网机房面积规模居西部之首,云计算中心计算能力居全国前列。随着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大规模IDC项目的相继落户,成都在未来信息产业格局中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成都的企业将能够更便捷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协作,更容易地与世界先进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沿保持同步。
第四,成都的城市气质非常契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创新驱动的产业,产业变化快,创新要求高,需要从业者有着快速的反应。成都人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接受新事物快,非常契合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创新发展的要求。这种气质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渗透逐步扩散到更多的产业门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使成都的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市场非常活跃和繁荣,新的技术和产品很容易在这里找到示范和验证的机会,并在不断的磨合中自我完善,创造出新的产品市场和商业模式。
此外,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得以迅猛发展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成都市领导班子和产业发展推进团队能够敏锐把握产业发展的前沿趋势,超前研究,提前布局,抢占先机。正是由于成都市连续几届领导班子始终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环境优化、要素保障等方面与时俱进地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才得以始终契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脉搏。例如,“物联网”和“云计算”概念刚一提出,成都市委当即迅速研究、果断决策发展这两个产业。出台了国内中心城市第一个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投资指南,规划布局并高水平建设了产业发展载体,努力营造出满足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迅速形成了集网络传输、信息处理、信息服务于一体的IT资源与产业聚集。今年1~9月,成都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829.62亿元,同比增长45.8%;完成增加值594.15亿元,同比增长34.26%;其中,软件业务收入887.2亿元,同比增长27.02%。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成都变得“绿色”和“智慧”
记者: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高速发展,除了具备“气质”和“土壤”以外,与市委、市政府以全球眼光进行顶层设计密不可分。你们通过创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吸引英特尔、IBM、联想、华为、富士康等全球龙头企业落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你们提出,成都要成为西部第一、全国一流、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我们知道,西部其他城市也在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你们的信心从何而来?
刘超:事实上,成都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跃升发展主要得益于招大引强,2003年英特尔落户成都就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此后,英特尔两次增资成都项目并将上海工厂迁至成都,也充分说明了成都投资环境对龙头企业的吸引力。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成都已有229家,其中电子信息类企业就有50多家。
成都招商引资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源于两个因素的结合:一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这是非常重要的政策背景;二是产业转移的两股浪潮,其一是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的全球产业转移,其二是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的国内产业转移。上述两个因素的叠加造就了国内外企业战略布局向西发展的考量与调整,成都因自身的独特优势而站在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前沿。
具体讲,相对西部其他城市,成都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突出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人居环境优良。成都自然禀赋优越,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成都文化底蕴深厚,都市风情闲恬舒适,被誉为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和“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据2011年4月《全球雇员指数调研》报告显示,成都与北京、上海位列人才最不愿流出的三大城市。
二是人才资源丰富。成都是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拥有50所高校和92所职业学校,每年可为企业提供约15万大学毕业生和10万余专业技术工人,有充足的高端人才和技术工人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财富》杂志将成都列入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的五点理由中,有两点与“人才”有关,一是“成都人才可获得性非常好”,二是“成都对外来人才有很大吸引力”。同时,成都的企业人均用工成本比沿海城市低30%左右,人力资源稳定性较高。
三是交通物流便利。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加快形成。目前,四川全省在建和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达6500多公里,在建的和投入运营的铁路总里程达5800多公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家五大航空枢纽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首个拥有二跑道的机场,已开通了直达国内外多个主要城市的客货运直达航班;随着2号航站楼投入运营,未来成都双流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50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可达150万吨。成都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通了直达上海、深圳、宁波等沿海城市的“五定”班列。成都是国务院规划建设的九大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全国21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区域物流中心,正在加快建设4大物流园区和4大物流中心。
四是产业配套完善。通过多年努力,成都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光电光伏、生物医药等11大产业集群,上下游相关产业配套逐渐成熟。比如,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了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联想等世界品牌企业,形成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电子终端制造—软件及服务外包的完整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聚了大众、丰田、沃尔沃、中国重汽和吉利等8家整车企业和150多个关键零部件企业,形成了集研发设计、制造、贸易、博览、娱乐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
五是金融业发达。成都是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集聚度最高的城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在成都设立了区域性监管机构,已有57家银行业机构、44家证券公司、65家保险公司落户成都,花旗、摩根大通、渣打等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机构数量居中西部第一,金融交易量居西部第一。
六是政务服务一流。成都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持续推进了9年,是全国同类城市中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成都是中国首个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在中国大城市中率先设立政府专利奖。我们还坚持每季度召开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市委、市政府领导面对面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类问题,努力为跨国企业提供遵循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另外,成都有一支非常专业、敬业的招商队伍,很多落户成都的企业首先认可的就是我们这支招商团队。
我们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已有一定基础,且发展势头较好,但距离我们的发展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引进发展仍是当前第一要务。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发现,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大力推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着力发挥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在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中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一个绿色、和谐、智慧的成都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请你介绍一下具体的做法和经验。
刘超:电子信息产业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增加值,更重要的是对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将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成都在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都着力构建汇聚西部、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枢纽。目前,全市家庭宽带普及率达55%,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82%,移动电话用户拥有率超过120%,无线通信网覆盖全部行政村,3G通信覆盖主城区、郊县城区和部分重要景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成都市互联网协会联合发布的《2011年成都市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2011年底,成都网民规模已达到74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4个百分点,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75.8%,高出全国6.5个百分点。互联网应用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倾向。其中,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电子邮件以及微博等使用率,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这是互联网经济的标志性特征。在信息化应用方面,成都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较早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重大应用和示范工程,信息化应用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以食品安全、医疗社保、劳动就业、综合救助、数字城管、应急指挥、综合治税、社会信用、流动人口管理等为代表的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化应用,为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建立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站),电子政务网络全面覆盖市、区两级部门;2011年,全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40%,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50%;主要大中型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两化”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我们非常注重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共性平台加若干个子集的模式来推进智慧成都建设,并着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大力培育系统集成商,努力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拓展市场空间。
培育核心竞争能力 打造全球“高地”和“名城”
记者: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招大引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高端集聚的发展格局,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刘超: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产业集群,在这个产业集群里有如下几个重要的产业链条:
一是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由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项目组成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目前,英特尔成都公司的芯片组和微处理器产量已分别提升至其全球产量的60%和55%。
二是光电显示产业。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液晶显示面板基地。京东方、深天马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中光电超薄玻璃基板生产线成功量产,长虹OLED面板项目加快建设,投资220亿元的天亿科技的全球第二条、国内第一条低温多晶硅6代线加快推进。
三是计算机制造产业。计算机产能正由千万台级向亿台级推进。目前,富士康生产基地的平板电脑生产能力已达年产5000万台;联想、仁宝、纬创等企业已开始批量生产,年产能共2000万台。
四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成都是中国第三、中西部首个“中国软件名城”。目前,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占西部地区的比重达55.6%;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6%,在副省级城市中列第四位,居中西部第一。
五是物联网产业。在国内中心城市率先出台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系统推进智能交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现代物流、城市管理、安全监管六大领域的示范应用,肉菜信息溯源、水资源保护、智慧医疗等物联网应用项目已惠及城乡居民。
六是云服务产业。成都正致力于打造全球云服务与智能终端制造基地。成都云计算中心达到200万亿次/秒的峰值运算能力,食品安全溯源、流动人口管理、综合城乡救助、社会信用、移动支付等近30个服务民生、统筹城乡的项目在云计算平台运行。
记者:成都正在着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全球的高地,在招商选资的基础上,你们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方面,将采取什么措施实现率先突破?
刘超:成都在推进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始终坚持引进发展,快速壮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毫不放松推进创新发展,特别是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成都是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技资源丰富,科技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6。当前我们正立足本市科教人才优势,加快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把成都建设为中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城市、国际知名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科技创新,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需要我们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目前我们已经探索成立了几个新兴产业研究院,专门组建了技术转移集团,积极促进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我们积极搭建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此平台包含面向企业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产业技术公共平台、科技情报文献平台、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等,旨在推动科技资源向企业聚集、开放和共享,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成都还将着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成都有3000多家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企业,电子信息企业占了很大比例,其中很多是创新能力很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此,我们在坚持抓大企业、大集团引进和培育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对拥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中小企业的扶植和培育。在这方面,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上,放在强化企业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上,着力增强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加快企业创新人才聚集,构建企业多元融资体系,打造企业创新发展载体,优化企业创新创业环境,以此推动电子信息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努力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核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骨干企业。
成都面临着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天府新区加快建设等历史机遇,正在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先导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成都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市实施“产业倍增”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到2015年,成都将力争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元级、百亿元级、五十亿元级的电子信息产业大企业大集团,产业总规模迈上万亿元级台阶,建成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和世界软件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