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抓住机遇,克难奋进,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关系民生就业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长期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推进德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今年以来,我委有力践行国、省、市有关推进民营经济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全市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数量增多、活力增强、素质提高,对德阳市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 发展加快,实力增强
今年我市中小企业数量增多,产值提升,收入增长,利润扩大,发展速度加快,总体实力增强。
截止2013年9月,参与季报汇编中小工业企业8241家,同比增长6.3%,其中:中型企业189家,同比净增76家,小型、微型企业8036家,同比增长5.4%;1-9月,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197亿元,同比增长16.8%;完成增加值585亿元,同比增长14.9%;完成营业收入2050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利润总额109.6亿元,同比增长2.1%;实交税金92.7亿元,同比增长9.9%;出口交货值66.8亿元,同比下降15.5%。
(二)就业增长,改善民生
中小企业是我市就业主要渠道,吸纳社会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从而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稳定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3年1-9月,全市中小微工业企业职工人数38.7万人,净增3.38万人;其中:中型企业6.63万人,同比增长25.7%,小微企业24.8万人,同比增长7.73%。累计发放工资总额105.5亿元,同比增长13.7%;人均2.72万元,人均月工资3027元/月,同比月工资收入净增109元/月;其中:中型企业发放工资20.5亿元,人均3.09万元,人均月工资3438元/月,同比净增115元/月,小微企业发放工资总额59.3亿元,人均2.39万元,人均月工资2655元/月,同比净增125元/月。
(三)规模扩大,质量提升
中小企业兴则地方经济兴,中小企业强则县域经济强。我市中小企业既注重“量”的增多,也注重“质”的提升,新进规模计划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新增较多,带动产值提升,促进地方经济和县域经济不断增长。
2013年纳入新进规模企业计划的有151户,其中:新建企业55户;96户小企业2012年完成总产值14.7亿元,增加值3亿元,营业收入12.5亿元;2013年151户新进规企业预计完成总产值51.6亿元,增加值13.1亿元,营业收入47.5亿元(每个企业平均完成3144万元),分别同比净增36.9亿元、10.1亿元和35亿元,增长2.5倍、3.4倍和2.8倍。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57户,净增80户(不包括今年退出规上企业户数)。
(四)就近采购,带动周边
就企业自身而言,采购成本对企业资金流转和企业价格定位产生了重要影响,就近采购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就上下游企业而言,就近采购有助于带动周边企业发展,完善供应链和产业链,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
我委对中小企业就近采购情况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共包括32家企业,56种产品,涉及机械、轻工、食品、电子等多个行业。根据统计结果,32家企业2013年9月采购金额共计4.99亿元,就近采购金额共计3.28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65.73%; 1-9月累计采购金额共计33.74亿元,就近采购金额共计28.83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85.45%。 其中,被统计企业2013年9月采购本地产品金额共计0.91亿元,1-9月采购本地产品金额共计10.24亿元;采购本省其他市州产品共计2.37亿元,1-9月累计采购产品共计18.59亿元。其中:我市企业就近采购的供应商多集中于成都市、绵阳市和德阳市及其周边区县等。
中小企业是德阳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强化进服务;二是加快建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中小企业服务配套体系;三是组织我市企业产业链对接会,完善提升我市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四是配合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市场开拓,组织企业参加相关展会和培训;五是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六是加大运行监测力度,了解企业实际问题和困难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