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与省内兄弟市州的交流沟通,学习他们推动工业发展的先进经验,5月8日至9日,经信委蒲正主任带队一行赴攀枝花市就其工业发展现状、政府促进工业发展的经验和措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学习和考察。期间,考察组参观了攀枝花市工业园区,到龙蟒集团在攀枝花投资的四川龙蟒矿冶有限责任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与攀枝花市经信委同行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攀枝花市工业发展情况介绍。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攀枝花市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2012年,攀枝花市33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60.1亿元;完成工业投资222.8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94.3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实现工业增加值122.7亿元,增速排全省第三位。
作为重工业城市,攀枝花坚持工业强市,走新型工业化之路。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75%,城镇化率达到63%,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位于全省前列。该市依靠本地丰富的钒、钛、铁等矿产资源优势,大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现已形成钒钛、钢铁、能源、化工、矿业、机械加工制造六大主导产业和太阳能、生物两大新兴产业的“6+2”产业发展格局,是中国最大的钒钛原料基地和钒钛钢生产基地。钒开发已形成全产业链,钒制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20%;建成中国最大的钛精矿、钛白粉、富钛料、海绵钛、钛锭生产基地;拥有年产铁65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下一步,攀枝花市将努力打造千亿钒钛产业,建设1个千亿园区,培育10户百亿企业和上千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二、推进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攀枝花市在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方面力度较大,成效也较明显。
一方面,针对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形势,以及工业经济增速放缓的现状,攀枝花市出台了《大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关于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等8个政策性文件,从金融支持、财税扶持、企业减负、社保支持和加强保障服务方面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例如由市财政出资1亿元,市国投公司运作的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用于限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将原来达到20%左右的实际年贷款利率控制到12%;为困难企业办理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为企业缓解流动资金紧张压力、保证正常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加大对县区推动工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激励奖励力度,对实现目标任务的责任部门和企业实施重奖。例如,企业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政府给予企业200万元的奖励。该市每年在促进工业发展上设立的各类扶持和奖励项目多达16项,全年投入到工业的产业发展资金有7000多万元,有力促地进了该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三、几点体会
1、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产业优势决定经济发展的优势。攀枝花市工业快速发展的经验之一就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确定一批优势产业,下大力气优先培育,取得规模经济聚集效应,推动总量的迅速扩张。例如,在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钒钛钢铁具有耐磨、抗压、抗腐蚀的特殊性,发展以钒钛钢铁为原材料的机械加工产业,生产钒钛钢铁的机械产品,取得较好的成效,去年40余家这类机械加工企业就创造产值140多亿元。未来攀枝花市也将以钒钛低温机械钢为突破口,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极。
2、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强力推动工业发展。
在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压力较大的形势下,一系列财政政策的实施和财政资金的投入,将使广大企业看到政府的支持,更好地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鼓励企业进一步抢占市场,做大做强。攀枝花市在推动工业产业发展,对县(区)和企业给予的有力政策扶持和较大的激励奖励力度值得我们学习。
3、要加强两市产业对接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攀枝花与德阳同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发展有相似之处,产业存在互补性。两市企业交往较多,两市在工业产业合作上具有广阔的空间和较好地基础。目前,可利用攀枝花市钒钛钢铁原料和德阳机械行业较强的加工能力,在两市建立原材料基地和机械深加工基地,或共建工业园区,开展产业对接合作,生产以钒钛钢铁为原材料的机械产品。通过德阳的机械加工优势,促进攀枝花基础原材料产业实现产业链延伸,使其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促进两市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