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麻类原料种植
给予麻农直接补贴
邱新海指出,麻纺产业发展正面临突破创新投入不足、技术装备水平整体落后、消费市场拓宽不足等瓶颈后的市场机遇,除麻纺业自身要努力外,国家有关部门对麻纺工业的发展应给予关注和政策上的扶持。加强国内麻类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国家应使种麻农民享有种粮农民同等补贴全额政策,以调动麻农种麻积极性,扩种原料面积,促进国产原料基地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健康发展。
对此建议,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深表赞同。他指出,原料的培育和种植将对麻纺行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苎麻生产量和加工量占全世界苎麻生产量、加工量的90%,亚麻加工量占全世界亚麻加工量的70%,可以说中国麻纺织产业在世界上处于重要地位。但是,我国亚麻原料90%靠进口,黄麻原料70%以上靠进口,近几年苎麻种植面积萎缩,我国麻纺织原料的种植严重不足。因此,在世界上处于重要地位的我国麻纺织产业急需国家的扶持和奖励政策,以保护麻农利益,并确保产业稳定发展。
许吉祥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收,并于2013年实现了我国粮食生产“十连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粮食生产的政策性投入。这不仅让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也让农民得到很大实惠。例如,一些地区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和作业环节等种粮补贴已达到每亩110多元,而种粮大户优惠奖励则更高。同时,国家为了保护棉农的利益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从2011年新棉上市起,实行了国储棉临时收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棉农的利益。但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2014年4月开始,我国取消了棉花收储政策,改以直接补贴棉农的政策,以此保护棉农利益,也为纺织行业稳定带来利好。而我国麻类种植一直未能享受国家补贴,加之育种投入少,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出现了一些挖麻、毁麻、弃麻现象。
齐齐哈尔大学校长马立群在谈到黑龙江亚麻种植萎缩时也表示:“种植亚麻承担风险大,粮食补贴多,导致亚麻比较优势丧失,很多农民弃麻种粮,这是近年黑龙江亚麻种植优势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麻类作物种植效益低下,不仅挫伤了农民种麻的积极性,也给全国麻纺行业造成困扰。
因此,国家实行种麻直接补贴政策,是完全符合新形势发展的,也是解决我国原料问题所急需的。这样,一方面农民种植麻类作物按面积进行种麻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等,使种麻农民与种粮、种棉农民都得到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惠。另一方面,保护种麻农民的利益,调动麻农种麻积极性,有利于稳定麻产业基础。
争取减轻税收负担
建立麻类专项资金
除了呼吁给予麻农补贴,邱新海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支持麻纺行业创建推广品牌产品,做强国内市场,降低进口麻纺纤维关税,出台麻类产品出口相关补贴政策。
对此,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已经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争取降低进口亚麻纤维关税,同时为黄麻企业争取出口产品补贴政策。例如,从2010年1月开始亚麻打成麻关税由6%降到3%;从2012年1月开始亚麻打成麻关税由3%降到1%;从2013年1月开始亚麻短纤及废麻关税由4%降到1%,降低了企业进口亚麻纺织原料成本,深受亚麻企业的好评。
而作为国内最大的苎麻生产企业——湖南华升集团负责人表示,由于苎麻是我国特色资源和稀有资源,因而建议将购进苎麻和销售麻纱麻布等产品的税收比照大豆和豆油的税收政策,实行进销均13%税率的办法,切实减轻麻类加工企业税收负担。
同时,对于黑龙江这个亚麻种植原料基地,马立群建议,政府要完善亚麻产业中远期发展规划,建立亚麻商会、亚麻种植风险基金,由省级财政、种麻县和亚麻原料加工企业分别出资,在亚麻受灾严重年份,对亚麻原种和原种基地给予风险补贴。国家应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争取全部减免亚麻打成麻和亚麻短纤及废麻进口关税。国家还应积极解决麻纺织行业税制减免政策等。
他还指出,可以在黑龙江省搭建一个面向全国、辐射全世界的亚麻产业集聚的市场环境和交易平台,把科研、生产、加工、交易等部门结合到一起,形成涵盖亚麻链条的产业博览、产品交易、行业信息、商务物流等多种功能,从而形成亚麻产业从原料到终端产品集群发展的完整产业链。
另外,一些行业人士认为应该建立国家麻类资源开发专项资金,整合现有国家环境保护区域治理及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专项资金、农业板块基地建设资金、种苗培育专项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建立麻类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扶持优质种植基地、优势加工企业。
未来,绿色产品将主导世界纺织品和服装、服饰消费潮流,有着绿色产品概念和天然保健功能的麻类纺织品发展前景广阔。而且,麻纺织在外观风格上又具有较强的时尚感,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高贵的象征。在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丰富和提高的今天,麻纺织品市场潜力巨大。如果我国的麻纺行业可以得到更多的政府扶持,再加上行业人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国麻纺工业必将发展成真正的麻纺强国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