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互联网+”究竟该加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22   浏览次数:1029
0
核心提示:昨天下午,互联网+服装纺织行业的新机遇论坛在世博广场召开。这是本届服博会上第四个以互联网+为主题的论坛,互联网+很显然已成
 昨天下午,“互联网+服装纺织行业的新机遇”论坛在世博广场召开。这是本届服博会上第四个以“互联网+”为主题的论坛,“互联网+”很显然已成为一个服博会上的热词。亚马逊、京东、腾讯、中国方舟等互联网业界先锋纷纷亮相各大论坛,分享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心得。记者在服博会现场采访发现,在“互联网+”这片蓝海中,大连服装纺织企业已经把“触网”当作传统服装行业的重要转型平台,一些企业已开始思考,“互联网+”究竟应该加什么?
一个行业的起落沉浮
从“日子很好过”到日渐不景气
    2006年-2009年,是大连服装业最辉煌的时间段,那几年,涌现出一大批响当当的品牌……
    大连的服装纺织行业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在大连服装协会信息化推进部部长寇晓亮的印象里,2006年-2009年,是大连服装业最辉煌的时间段,“那几年,涌现出一大批响当当的品牌:富哥、大杨创世……”寇晓亮说,当时,人们主要的购物渠道就是商场,上述几个牌子在本地商场向来位居销量前十位。那个时候,大连服装企业70%以上都做外贸出口,其中日本的订单较多。“那时候做企业调查时,有的企业还挑订单呢,不好做的不做,价格低的也不做。”寇晓亮说,当时是典型的卖方市场,服装加工企业的“日子很好过”。
    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服装纺织行业也日渐不景气,日本市场的萎缩则直接影响到了大连的服装加工企业。同时,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订单转向了东南亚等市场,大连的服装纺织业前进的脚步放缓。
    一些传统服装加工企业变得迷茫了,这时代变化快,应该何去何从?
    与此同时,中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服装纺织外贸制造业日渐兴起,“以浙江的柯桥为例,从面辅料到成衣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供应链越来越完善,产业上下游对接顺畅。”寇晓亮说,这也为大连的服装纺织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个企业的发展样本
劳动密集型转向个性化定制
    近年来,电商行业发展迅猛,对于大连的服装加工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传统的服装加工企业纷纷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转型升级。从2011年开始,地产品牌大连桑扶兰实业有限公司就开始筹划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目前,桑扶兰已全面进驻淘宝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当当网、亚马逊、唯品会等第三方平台及互联网平台,电商网络销售占企业正常销售的四分之一,而且电子商务销售收入以每年 30%的速度稳步增长。大连大杨集团则已把电子商务的触角伸向海外市场,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冬梅说,大杨的各个系列产品都有电子商务的生产和销售渠道,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大连服装协会向记者提供的一个企业样本,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服装纺织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大潮中突出重围。
    范瑞客是大连一家以男装定制为主的服装加工企业,在现在的行业背景下,他们的工厂仍保持500人的规模,并未缩水,这是非常少见的。用寇晓亮的话说,企业就是打活了“互联网+”这张牌。据了解,范瑞客有一套服装定制系统,国内外买家通过电脑端和手机端均可以下订单,在基本款式的基础上,网络订单的选项包括面料、针法、兜型、肩型、领型等,甚至是否开襟、是否收腰、几排扣等都在选项之中。买家选择之后,可以组合、下单,随后系统自动生成模板,传导到工厂内进行加工制作。
    同样试水“互联网+”概念的还有大连男装品牌“福山”,该品牌将在明年推出风衣、大衣网上定制业务。在传统现场定制的基础上,将上线一个网上成衣定制系统,顾客可通过操作系统,输入信息,下单定制风衣、大衣。
 
思考
网上销售就“互联网+”了吗
    在服博会的一场论坛上,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锡安说,以前,中国的服装加工出口以粗放、简单的批量生产为主,而现在,虽然企业出口订单量有所下滑,那些要求做工精良、高端的订单仍然青睐中国市场。这与大连的服装加工企业现状正相吻合,由于大连服装加工水平较高,同时,市场个性化的需求加大,一些带着 “试错思维”的小批量订单涌现,这样的订单“小而精”,往往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空间。
    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也给企业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服博会上,大连桑扶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邹积丽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品牌走的是“品牌+互联网”的路子,只是将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把产品拿到网上去销售,但对于企业而言,应该思考“互联网+”应该加什么。在邹积丽看来,互联网加品牌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新动力,“要让互联网技术与产品相融合,针对互联网特性做产品。让互联网不仅作为一个平台,更成为一种模式,企业应专注研发适合互联网的产品。 ”邹积丽说,只有把线上线下真正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品牌的发展。
举措
拥抱互联网 脚步一直没停
    近年来,大连的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发展进入上升期。记者从服博会上获悉,在中国的电商销售中,服装是第一大销售品类。而在大连,在各个品类中,服装(含内衣)则始终位列销售排名的首位。
    为了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大连拥抱“互联网+”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去年,成立了大连服装纺织电子商务集成式公共服务平台,这一平台给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环境;大连还与阿里巴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针对跨境电商进行企业的系统培训;大连服装协会还通过协会的力量与京东、苏宁易购等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在移动终端等智能科技渠道找到销售出口;在服博会上,由大连市政府与西姆集团联合创建的中国方舟裳舟网在线平台启动,这也是全国首个覆盖服装纺织全产业链的垂直型在线平台,该平台也将推动大连服装纺织产业拓展海外市场由“一锤子买卖”向“一揽子服务”战略性转变。
    西姆集团董事长、中国方舟创始人马塾君说,在互联网时代,大连的品牌服装只有拥抱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跨界合作,将传统的服装纺织产业与传统的商业渠道模式和外贸模式进行转型升级,才会变得更“接地气”。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齐媛媛
链接
大连服装电商人才缺口达80%
    大连服装协会信息化推进部部长寇晓亮告诉记者,目前,大连服装电商类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运营维护方面,粗略估计,整个服装行业电商类人才缺口在80%以上。目前,大连服装协会与东软信息学院谈合作,希望把喜欢服装的电商人才吸引到大连来,让大连这个“服装名城”有更多的新鲜血液,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 “互联网+”水平。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 Copyright 2007-2013 中国中小企业四川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06773号
展开
  •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