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多重政策目标,既综合平衡,又突出重点。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必须找准关键领域的命脉,点中薄弱环节的穴位
■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更要为政策装上“准星”,瞄准靶心。宏观政策不能撒胡椒面、普降甘霖,而要“准”字当头、指向精确
2月以来,金融支持工业、房地产领域等一系列政策接连出台,加上1月人民币贷款放出历史最高量,有市场观点认为,新一轮刺激已经来临,政策面进入大幅“放水”期。这些观点是否符合实际?如何准确把握当前的政策取向?需要我们从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出发,对政策的着力点仔细分析。
梳理最近出台的政策,可以发现,差别化是一个共同特点。在金融支持工业的一揽子举措中,对于要给予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行业,不惜用力,浓墨重彩。比如,明确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业全方位服务“中国制造2025”,降低小微企业“过桥”融资成本等。然而,在有些方面,却显得“不留余地”,如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建设项目,一律不得给予授信;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房地产信贷政策同样体现了差别对待。无论是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的下浮,还是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都明确对于一部分城市,相关政策仍按原规定执行。
窥斑可知全豹。由近期的种种举措可以看出,宏观政策要稳,这一基调并没有发生变化。对于政策的“稳”与“动”,要辩证看待。以稳为主的政策面,并不意味着一动不动。在稳的大前提下,同样要强调主动作为的及时性、因势而动的灵活性。对此需要从全局、长期的视角进行判断和把握。如果过于关注一些短期指标的波动,或者一看到政策面有所动作,就产生大水漫灌式的放松预期,缺乏足够理由。
更进一步看,现在的政策更鲜明地体现了结构性特点,凸显精准发力的用意,直指经济发展的紧要问题和突出矛盾。事实上,区间调控、定向调控是近几年宏观政策的创新亮点。之所以有这样的创新,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审时度势的结果。当前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固然有周期性因素,但主要是累积已久的结构性矛盾。经济政策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不同目标间的政策取向往往不一致。面对多重目标,既要综合平衡,更要突出重点。在当前复杂形势下,总量放松不是上策,必须找准关键领域的“命脉”,点中薄弱环节的“穴位”,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可以预期,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之前,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将依然是宏观政策的“主旋律”。
在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工作重点的今年,更要为政策装上“准星”,瞄准靶心。供给侧改革是一次结构性的“手术”,既要补短又要消肿,既要促优又要去劣。宏观政策就不能是撒胡椒面、普降甘霖,而要有扬有抑、有保有压,通过补短板提高“木桶”容量,扩大有效和优质供给,增加和激活有效需求。尤其要看到,供给侧改革是有窗口期的,机会稍纵即逝,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政策上“准”字当头、指向精确、迅速起效,才能利用好这个窗口期,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赢得胜利。
当然,政策的方向对头只是第一步,力度足够同样重要,这就要强化政策的落地。再好的政策,如果落不到实处,就等于白条。该给的政策红包要真正发到企业和百姓手中,该关的闸门要牢牢关上。只有及时扎实推进,不折不扣执行,“准”政策”才能产生预期中的“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