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宜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帮农民贷到款贵在金融创新

帮农民贷到款贵在金融创新

发布日期:2016-06-21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次数:1006
       近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指出:“要在放活土地经营权、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加大改革探索力度”。同时强调:“要推动农业农村、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们知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以实现最佳效益。目前,我省农业仍然以传统经营方式为主,规模化不足,究其根源还是缺乏风险化解机制,导致规模经营者融资困难。而在规模经营实践中,银行做信贷,保险公司做保险,政府进行三农补贴,银行、保险、政府之间“共融共进”的机制不够健全,表现为各自为政、多头使劲、协同配合不力。金融机构有资金、有产品,规模经营者有需求,金融机构之间有合作意愿,但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属于风险,盈余的在盈余,政府有补贴,但其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在支持适度规模经营的方面,各方发挥的作用偏弱。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融资困难和风险控制,阻碍着现代农业发展。求解这个农业发展瓶颈,亟待一些新探索新突破。比如,安邦财险提出了一个具有探索意义的创新思考,是否可以设计一款 “邦农贷”产品,尝试破解金融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难题?这是个集纳“银行+保险+政府+规模经营者”的创新综合金融产品,这里的“+”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是简单的“联合”或者“合作”,而是不同金融主体在同一个产品里的制度融合和模式再造。它以政府主导、财政支持,贷款机构提供资金、保险公司提供风险管理、农交所提供风险资产处置,将多主体功能凝聚于同一个产品,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融资目标。这类探索以整合不同金融主体的功能于一体,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堆砌,而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创新。
    众所周知,好的农贷产品,能够起到化解规模化经营者融资风险难题的作用。这样的农贷产品,将重要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纳入保险保障,化解自然灾害风险;土地经营权抵押、信用保证保险,化解金融抵押物不足风险;通过各方融合的方式,规模经营主体更容易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匹配的金融支持,实现多方共赢。好的农贷产品能够反过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效能。因为这样的农贷产品的杠杆效用,能够放大财政资金的支持效果。政府通过组织、领导,在创新的农贷产品模式运作下,可以最大化实现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相比直接减税、补贴等方法,资金使用效能明显增强。
    农业是立国之本,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的金融支持力度。相信,只要将不同金融主体的不同产品功能集合融入,就完全有条件让不同金融主体的优势互补,形成一个风险自控、内部消化的自组织完整体系。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展开
  • 028-962555
  • 服务邮箱

  • ybggpt@163.com
  •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