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宜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川算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川算式”

发布日期:2016-10-11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四川网   浏览次数:1020
国庆假期,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依然车辆穿梭、货流不断,满载电子、机械产品的12趟中欧、中亚班列进出港口,为“一带一路”建设运算着坚实的“加法”。今年前8个月,这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2%。

    人口多、地形多样、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四川省情,堪比中国国情。有经济学家分析称,四川的发展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经济的缩影,四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项“加减乘除”,也在昭示着中国经济动能转换的新步伐。

  供给侧实践“加减运算”

    攀钢集团攀长特炼钢总厂的一处电炉旁,火热的钢花早已不见,工人在拆除炉体,这是四川做“减法”去产能的一个场面。

    到9月底,全省钢企签订目标责任的6台设备已拆除4台,另2台将在10月底完成,这意味着四川在过去3年已关停小煤矿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264个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压减粗钢产能420万吨。

    去杠杆也是做“减法”。四川钢铁、化工、机械、煤炭等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超80%,部分企业已从“借新还旧”陷入“借新还息”困境。对此,四川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积极”就是引导金融机构压缩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信贷,“稳妥”体现在对转型升级中暂时资金紧张的企业防止“一刀切”式抽贷、停贷。上半年,二重集团等5家重点企业通过债转股等方式基本消除信贷违约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加法”。同样是在攀钢集团,首批1820毫米超宽幅冷轧汽车面板最近在西昌钢钒板材厂下线,发往4家汽车厂商用于高端车型制造。传统产业占比超40%的四川努力推进“去旧育新”,更多川企逐步占据产业链高端。

    “蜀道难”也曾是四川一大短板,而今,四川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超6000公里;省会成都开通航线258条,成都第二机场也已动工;穿越秦岭的西成客专开始铺轨,从成都乘高铁进京预计明年底就可实现。靠着交通改善,形成了“北有九寨黄龙、南有稻城亚丁”的川西旅游黄金品牌。

    逐渐补齐交通短板的四川也成为我国“西向开放”高地。中欧班列只需10天半就能抵达万里之外的欧洲市场,TCL多媒体科技公司副总裁梁铁民说,TCL计划明年向成都转移80万台电视机产能,为公司加速布局欧洲“落子”。

    “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四川省经信委总经济师黄朝阳说,加减之间,体现四川正认真解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考卷,在生产端发力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新经济酝酿“乘法效应”

    神龙汽车成都工厂9月正式投产,记者在这里不仅看到全由机器人“摆弄”的生产线,而且意外发现零部件企业一改传统外围式布局,与主生产线融为一体“嵌入式”配套,这样的“无缝叠加”让工厂效率倍增。

    培育新动能靠的就是这样在产业上做“乘法”。四川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还提出“一提一创一培”,强调提质量、创品牌、培育新动能新动力,以新产业的“乘法效应”推动转型发展。

    四川布局了大量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军民融合”正为四川增添最具特色的新动能。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表示,作为军工和家电行业老兵,长虹再辟新路,已跻身国家智能制造首批试点,在业内首发多款智能产品,走在传统家电“互联网+”和“智能”转型前列。

    今年以来,在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先导型服务业基础上,四川又新列石墨烯、玄武岩纤维、轨道交通、中医药四个产业,重点推进14个新产业的产学研用。中铁二院、西南交大等多家单位近期成立了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联盟和技术研究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中低速磁浮列车工程化样车将于明年6月下线。

    并不只是“高精尖”才能形成新动能,“农字号”文章同样精彩。一根萝卜、一叶青菜卖不出多少价钱,可眉山市将萝卜青菜加工成特色泡菜,创出多个知名品牌,培育出130亿元产值的泡菜产业,带动15万多农户种菜奔小康。而在攀枝花,阳光和空气成为新的资源宝库,以错季水果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行销全国。

    “前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其中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中说,四川经济运行在结构优化基础上,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新改革破除“政策藩篱”

    在四川沱牌舍得酒业公司,职工们正热火朝天地为即将迎来的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开展生产。而在今年4月初,一场职工安置风波曾让这里一度停产。如今,职工们脸上已是阴霾尽除。

    这得益于沱牌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释放了企业经营活力。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4%,净利润增长243%。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立说,通过取消和停收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4项政府性基金,四川今年可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33亿元;通过“营改增”等税改举措,前7个月全省企业减税逾350亿元;通过直供电、气等组合措施,今年全省实体企业用电、用气成本将减少170亿元。

    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就是政策上的“兴利除弊”。徐立表示,四川近年大力推进“放管服”,省本级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从800多项减少到281项,是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通过商事制度改革,近两年新增市场主体相当于此前市场主体总量的50%。

    四川省政府秘书长唐利民表示,这样的改革就像“除法”,目标是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今年以来,四川相继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7条”“科研院所改革方案”等文件,放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支持领域,确保科研人员“阳光灿烂”地获取回报。一系列制度供给方面的创新,激发了科技、人才、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高效配置。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展开
  • 028-962555
  • 服务邮箱

  • ybggpt@163.com
  •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