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宜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双创”新气象:创新创业嫁接实体经济新动能

“双创”新气象:创新创业嫁接实体经济新动能

发布日期:2016-10-13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浏览次数:1092

全国“双创周”活动的举办,为创新创业再燃一把火。

10月12日,第二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开幕,今年的主会场由北京移师深圳,除深圳和北京外,全国各省市同步举办相关活动。

1978年以来,中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创业浪潮:第一波是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第二波是20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的浪潮;第三波就是当下的“双创”新浪潮。国家发改委发文称,从2015年起,每年10月某一周为全国双创活动周,集中呈现双创成果和促进交流。

今年的主会场位于深圳湾创业广场中西区,400米长的创业大街上,展示近年来全国各地区涌现出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日来到了深圳主会场,并出席了下午召开的中外创客领袖座谈会。此外,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德国iF设计大奖组委会主席拉夫·威格曼等20多位国外行业人士以及马云、马化腾等国内创客领袖也悉数到场。

尽管坊间不乏“咖啡凉了”、资本寒冬等说法,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多位受访人士也提出,创新创业的确在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但大家不约而同地指出,经过这种良性的沉淀,双创的热潮仍会持续,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在双创的带动之下,全国市场主体快速增长。2016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为261.9万户,同比增长28.6%,平均每天新设立企业1.4万户。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在上半年实现了11.6%的增长。

双创与实业联动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双创成为了新旧转换的重要加速器,发展壮大新的重要孵化器,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助推器。

在今年“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主题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深圳主会场发现,经历了一年多轰轰烈烈的双创氛围洗礼,各个参与方都在试图寻找更为务实的方式,双创热潮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理性的做法与思考。

2015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造访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为创客之火添了一把“核燃料”。柴火早期拥有的数百名活跃会员是最初的创客缩影,而这个一度被广大创客们“朝圣”的地方,正在致力于将创造与实体制造业直接联系起来。

10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柴火创客空间打造的造物中心将于本月内正式启动,届时,通过开放的工厂,一头连接国内外的极客,一头连接先进制造的机器集群,立足实业,让创客与企业对接。

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潘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柴火所做的事情是打造一个界面,以这种方式参与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企业自身一般拥有制造能力、市场、资金,创客则提供新技术。

来自浙江宁波的盛世方舟,是一家深耕二三线城市的孵化和创投机构,其合伙人谢作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一线城市很多创新模式不同的是,二三线城市的禀赋更偏向于特定的产业优势,比如西安的军工产业,武汉的光电产业。双创发展的一个重点正是回归产业、回归地方特色。

在被问及近一年来的创新创业氛围时,谢作强表示,“我觉得只会越来越热。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都有自发的转型需要,我们提供平台、信息等,这对盘活当地产能、资源等有着深远的意义。”

双创的回归,还体现在对“追风口”的理性认识。大疆创新CEO汪滔在中外创客领袖座谈会的发言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鼓励大家各显神通“进窄门”,那些尚未突破的技术、还未出现的设计、仍需培育的市场,正是创业的捷径。

深圳资深创客观察人士、创客工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沉淀,以前扎堆于“网络”、“云端”字样的创业公司,正在转向真正的新技术。“一把火烧过之后,真正有实力的公司留下来,这是一个必经而且良性的过程。”

中国成第二大创投聚集地

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国家出台了大力推进双创的20多项指导性文件,推出“互联网+”11个领域行动计划等政策举措;2015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400万户,天使投资募集资金达到204亿元,创业投资募资1996亿元、投资案例数3400多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腾讯获悉的一份最新发布的《2016创新创业白皮书》显示,中国众创空间数量已从2014年的50余家发展到2015年的2300余家,增长幅度高达46倍。报告预测,2016年,中国众创空间数量或超过4000家。另外,从创投规模看,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创投聚集地。天使基金、创投机构总量接近3000家。整个2016年度,投资总额预计将跨入千亿美元时代。

从企业数量上看,热点领域独角兽企业爆发,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独角兽企业累计达79家,95%以上隶属于互联网+相关行业,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汽车交通和O2O四大领域。

互联网创业浪潮已有20多年。从创业公司上市的情况来看,自2000年来,已经产生了五次高峰,几乎三年一次。每次上市高峰后,创投资本就会大量退出股市,进入新的创业项目中。

从2015年开始,行业迎来了第四次创业潮。报告预计,2017年将会产生新的上市高峰,2018年将会史无前例的产生新一轮大规模创业高潮。而中国正好有一大批创业公司,赶上了这一波创业浪潮。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统计,截至2015年底,纳入火炬统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到2530家,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众创空间超过2300家,服务的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达12万个。

从城市来说,除了北上深,一批二线城市的创业也风起云涌,其中地方高新区最具代表性,比如武汉东湖高新(600133,股吧)区、成都高新区。7月份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陆续走访中关村(000931,股吧)、西安高新区、深圳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地,创业已小成气候,几乎每一家高新区都在对标硅谷。从企业数量来看,国家高新区2014年新增注册企业13.3万家,2015年新增注册企业达到19.0万家,增速迅猛。政策层面的改革,也在同步推进,包括突破科技体制改革障碍,简政放权优化服务。

对于“咖啡凉了”、“众创空间泛滥”的说法,科技部一位官员给21世纪经济报道的回复称,2015年全国新注册的企业超过443.9万家,不足5000家的创业孵化机构明显不能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烈需求;以创新创业环境最好的北京为例,2015年新办科技型企业6.6万家,而孵化机构只有300家左右,服务的企业和团队1.3万家,年服务企业总数也无法赶上新增科技企业数量。

另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推动下,创业孵化机构向前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变的,出现困难和问题也是符合规律的。个别现象引起的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论点不足为虑。同样的,这些机构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大浪淘沙,淘汰一批,沉淀一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展开
  • 028-962555
  • 服务邮箱

  • ybggpt@163.com
  •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