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货币目标下调已成大概率事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采访多位专家获悉,2017年广义货币(M2)目标增速预计为12%左右,是目前的主流观点,这比2016的增速目标(13%)有所调低。
由于历年的广义货币目标增速,与GDP和CPI增速有着密切关联,而 2017年的GDP目标有望从2016年的6.5-7%调整到6.5%左右,再加上适应中央要求抑制资产泡沫的要求,广义货币目标下调,几乎没有悬念。
北大经济学院原副院长曹和平指出,过去几年实体经济不是太好,经济处在下行期,人们不敢投资实体经济,所以资产价格泡沫化的程度有所增加。降低货币供给量增速,对资产价格的飙升和形成泡沫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遏制。
“货币增速降低一个百分点,对于经济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对未来金融风险控制的一种预设的防范。”他说。
2017年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17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其中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多名受访专家认为,2017年财政政策力度预计与2016年差不多,赤字率仍在3%,货币政策仍是中性稳健。而由于经济增速目标调低,则M2目标需要调低,2017年比2016年预计调低一个百分点,达到12%左右。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7年货币政策要稳健中性,不排除在经济增速、物价指数等多项指标进入相应区间后向偏紧方向调节的可能。
因此,2017年全年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被视作货币放松的信号,这与政府预期目标不一致。
“加大力度再放松货币,实体经济也并不一定能得到金融资金,财政政策也一样,关键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他说。
根据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创造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实际当年货币投放远超20%,房价和物价出现显著上涨。
再回到2016年,物价(3%)和GDP(6.5-7%)增速目标之和为9.5%-10%,与M2目标(13%)差距在3-3.5个百分点。若2017年M2增速目标降低为12%,则比上一年货币投放明显收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2016年M2的13%左右的目标没达到,2017年适当调降M2的增速目标,是客观的,也是实事求是的。现在问题是,M2增长12%目标能否满足实体经济需要。“总体来说,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比较小”,他说。
防止大量资金继续涌入房地产
2017年之所以要调低M2目标,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避免经济进一步脱实向虚,防止大量资金继续进入房地产领域。
根据央行数据,2016年11月当月国内人民币贷款增加7946亿元,同比多增857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96亿元。也就是说,人民币当月新增贷款85%以上流向了房地产领域。而且这种现象在2016年的多个月份都屡见不鲜。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涉房地产领域贷款未纳入到监管,比如大量的理财资金,一度风行的首付贷等。
在货币宽松条件下,即使2016年以来地方出台多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遏制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要求,但是一些地区的房价实际仍有上涨压力。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房价涨幅居前的城市仍有可能加码调控,这种“紧”的格局至少在2017年上半年不会发生改变。
“城市房价分化是现阶段楼市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高度分化的格局,还将继续存在。”他在1月9日的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观报告发布会上说。
当日公布的上述报告显示,2017年制造业投资增速为3%左右,大大低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8%的增速,以及基建投资17%的增速。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目前一二线城市遏制房地产泡沫,主要还是采用的限制需求的办法。要彻底解决一二线的房价涨幅过快的问题,还是要加大住宅土地供应。另外未来财产税、物业税、房产税都可以考虑,这不仅有利房地产稳定,还能缓解贫富差距,同时也为地方政府增加新的税种,减少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