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是未来竞争的主战场。对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亦是如此。它唯有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3年8月,我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试点城市建设以来,我市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将其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市坚持聚全市之智、举全民之力,上下齐心,多方联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贸易紧密结合,为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发挥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领导重视
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市委书记赵世勇,市委副书记、市长杨自力多次深入园区、企业调研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科技创新等工作,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把遂宁打造成为创新创业高地。
2013年8月,我市研究出台了《遂宁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意见》,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和市政府副秘书长为副组长的遂宁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市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成员单位涵盖了26个政府部门、2个产业园区以及5个县(区)政府。
工作举措
试点城市建设以来,我市坚决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推进知识产权提质增量,持续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水平,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努力增强知识产权服务意识,不断推进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纵深发展。
工作成效
经过试点城市建设,我市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园区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强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知识产权创造基础更加厚实
创新载体数量不断增多。共建企业研发机构141个,其中国家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个,院士工作站5个。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拥有专利的企业达326家。知识产权激励效应突出,市本级财政对获得中国专利奖、四川省专利奖以及授权专利奖励等各类奖项的158家企业共计855件专利给予 428.97万元奖励。
知识产权产出成效更加凸现
截至2016年12月,我市在开展试点城市建设期间累计申请专利564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01件、国外专利申请22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478件。商标注册总量达到7762件。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更加提升
共有8件专利获得中国专利奖(其中金奖1项、优秀奖7项),4家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融资340万元;累计实施专利1594件,新增产值达到325亿元;专利权和专利申请权转让数量累计236件,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16404.36万元。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加强大
试点以来,全市共出动专利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商品5500余件;查处假冒专利案件89件、假冒商标案件122件,审结侵害商标、著作权等民事纠纷案件56件。市科知局连年获得四川省专利执法先进单位,2015年专利执法维权工作全国排名从121位晋升到75位。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更加提高
在园区层面,射洪县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船山区是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创建四川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园区,大英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射洪县河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为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企业层面,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家,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和试点企业28家。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知识产权服务从业机构和单位20余家,知识产权从业人员100人以上,每年为政府机关、园区、企业和个人开展服务活动达到300场次以上。
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更加深入
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宣传、发布信息500余篇,发放宣传资料15000本(套);进企业100余场次,培训企业员工6800余人次;培训党政干部和在校学生分别达500余人次和2000余人次。
知识产权创新效果更加明显
探索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新模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遂宁特色,做到了“产业园区设知识产权工作站,乡镇(街道)有知识产权信息员(特派员)”,知识产权工作实现全覆盖。拓展政府服务职能,搭建了民办非营利性质的遂宁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先后建立遂宁恒道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研究院、明川科技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