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披露,目前我国已经与13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建立了自贸区,涵盖了全国30%左右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初步形成了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其中多个自贸区担负着直接与“一带一路”建设进行对接的任务。例如,上海自贸区将发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聚集等重要作用和功能;广东自贸区则主要通过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打造物流、投资、贸易枢纽。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设定较为完善,但国内自贸区建设未能充分撬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蓝皮书指出,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仅有十几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且这些国家经济体量普遍较小、发展水平也不高。整体来看,我国自贸区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自由贸易区内贸易额占比不高、自由贸易区开放领域广度和深度不足等方面。
“"一带一路"沿线多是发展中国家,确实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中国已与巴基斯坦、格鲁吉亚等多国签署了自贸合作协议,涉及电子商务、绿色环保等多个领域,同时积极推进服务贸易方面的深化合作。
蓝皮书进一步指出,要推进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顺利对接,必须通过有效的国家战略予以支持。例如在后续工作推进中,根据现有发展思路,将东部沿海地区积累的成功经验嫁接到其他自贸区的发展过程中,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上,向中西部地区推广、普及、扩充和改进这些基础经验,同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依托,不断完善我国自贸区网络,吸引更多省市和国家参与其中,进而提高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效率。
同日,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也公开表示,商务部正积极推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自贸区建设,为中国企业将来开展贸易投资提供更多便利及更多防范措施。“"一带一路"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沿线国家合作意愿较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不少企业通过援外项目增加了对当地的了解和沟通,有可能转化为成功的对外投资项目”,不过张威同时提醒,国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最大困难在于国际化程度不够,因此要按照现有推进方式,要以项目、产能和区域为主,并结合专业分析、政策咨询、可行性研究和合作伙伴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