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个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近千万人,成为就业工作的突出亮点。本次会议强调,当前我国仍处在就业需求高峰期和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期,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促进就业工作力度。
会议强调,要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精准帮扶,对特殊困难毕业生加大就业援助力度。通过落实地方和企业主体责任、中央财政资金奖补、加强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托底等,做好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适当提高失业保险金待遇水平,确保分流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做好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
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促进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近几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巨大就业压力“碰头”的挑战,通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持续深化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城镇新增就业每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今年前8个月又新增近千万人就业,成为突出亮点。
来自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5年来累计实现6524万人,较2007~2011年增加716万人。同时,失业率保持低位运行。2012年以来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1%以下的较低水平。
但是,当前我国仍处在就业需求高峰期和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期,国务院要求,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促进就业工作力度。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每年新增就业人数较多,局部地区的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比如就业难和招工荒同时并存的现象就是例证。但他认为,随着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总体规模上仍是比较乐观的。
本次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增强创业创新和新动能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促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与产业升级、社会需求对接;加快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等政策;强化人力资源市场监管等五个方面的措施要求。
会议要求,积极发展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双创示范基地等创业载体,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健全差异化政策体系,支持科研人员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突出扶小帮弱,尤其要抓紧出台进一步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措施。注重通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新动能成长和鼓励灵活就业等,创造更多新岗位、培育就业新增长点。
除了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以外,会议还要求通过落实地方和企业主体责任、中央财政资金奖补、加强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托底等,做好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适当提高失业保险金待遇水平,确保分流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加大残疾人、贫困人口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此外,会议强调,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支持行业企业办技校,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创造条件。
重点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今年以来,扩大就业已经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2017年1月1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推动稳定和扩大就业打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会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
2017年4月5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坚决打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硬仗。会议明确,就业是13亿多人口最大的民生。
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务院相继印发了《“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扩大就业指明了方向。
这些有力的政策推进也见到了明显成效,今年1~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74万人,同比增加2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5%。
竹立家介绍,近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但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也有700万~800万,技术院校毕业生也有700多万,因此当前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在就业上需要关注结构性矛盾,比如想找工作的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需要工人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人,导致就业难和招工荒并存的现象。”竹立家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大学或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对学生的培养,此外也要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摆正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竹立家补充说,近年来,尽管我国职业教育取得较大发展,但职业教育规模和专业设置方面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这方面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