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2018:资本市场监管层继续回归监管本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7  来源:法治周末  浏览次数:1127
  2018年开年至今,证监会于1月5日、12日分别发布公告,共对10宗案件作出了行政处罚,其中包括5宗内幕交易案,两宗操纵市场案,1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1宗证券从业人员违法买卖股票案等。

 

  回首2017年,“强监管”无疑是资本市场的“关键词”之一。根据证监会公布的数据,全年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24件,罚没款金额74.79亿元,同比增长74.74%,市场禁入44人,同比增长18.91%,行政处罚决定数量、罚没款金额、市场禁入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展望2018年,“监管层将继续致力于回归监管本位,推进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继续建立扎实的制度基础,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提高监管公信力”。1月13日发布的《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度)》(以下简称报告)对“2017-2018年中国资本市场基本分析”认为。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党的十九大报告也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金融监管要推动金融的变革

 

  在2015年股市大波动之后,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迈向健康的发展。

 

  “资本市场监管者的职责是对市场透明度的监管,他不参与,至少不主要参与市场市值、指数、上市企业数量的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1月13日在第二十二届(2018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华融证券主办。

 

  有人说,金融监管已经进入“常态化”。那么金融监管究竟是做什么的?“金融监管还是要推动中国金融的变革。”吴晓求发言说。

 

  “金融监管的目的不是消灭风险。”吴晓求解释说,“金融存在的那一天风险就存在,除非你把金融消灭掉,风险就没有了。”

 

  “金融监管最重要的目标是让风险收敛,使单个的风险不至于蔓延开来变成系统性的风险。”吴晓求说,通过对各种监管制度的设计、各种监管指标的设计,让风险收敛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问题一,政策市。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调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然而很多时候,它被变成了“扶贫”机制。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延伸性的后果,评价或调控股市时,融资额、交易量、股价、总市值成了被关注的目标,而其是否发挥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功能却缺乏关注。如此,也会带来监管方面功能、地位及调控政策的持续性定位偏差。

 

  问题二,资金市。股市不是“资金”的问题,而应当是“机制”的问题,股市需要的是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

 

  问题三,监管套利。现在的监管架构给监管套利太多的机会。

 

  问题四,缺乏应对突发事件预案。

 

  对此,李扬建议,首先要从国情出发,尊重中国的“散户文化”。处理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要重视资本的形成,不要只重资本交易;中国需要发展草根资本市场。

 

  第二要保护投资者。

 

  第三要降低市场的“赌性”。

 

  第四要法制严密,有效监管。李扬强调,金融监管要于法有据。

 

  2017年资本市场整体平稳

 

  “监管”交给监管层,“发展”交给市场。

 

  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一级市场上市公司融资规模总体有所减少。虽然上市公司IPO发行数量和融资规模均大幅增长,但再融资规模下降较快,且再融资所占总融资规模比重仍然较大。

 

  IPO中主板发行企业数量、发行市盈率和创新型中小创板企业均基本持平;交易所转换型债券融资增速较快。

 

  公募资金产品发行总体出现数量、募资规模下滑,其中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产品数量和规模大幅下降,只有股票型基金产品发行有较快增长。

 

  2017年,我国资本市场二级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现象。

 

  上证50指数,在大盘蓝筹股持续上涨带动下屡创新高,创业板指数却还没有徘徊出2015年以来的下降通道,中小创上市公司依然在下跌震荡中寻找合理估值水平。

 

  传统产业集中度提升引发的市场估值恢复,对比创新型产业估值的继续探底,反映了产业业绩分化的结构性现状。

 

  截至2017年12月15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3474只,总市值为62.57万亿。

 

  “仅2017年一年,IPO上市438家,比2016年增长了96%,增长幅度是历年最高,去年发行量也是最多的一年。这438家公司去年一年融资超过2300亿元。”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在论坛上说,这说明刘士余到任证监会主席以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向市场化融资有了新的成效。

 

  展望2018年,报告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平稳,预期全年将增速维持6.7%左右的水平,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高科技、创新型经济开始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继续培育和发展互联网、数字经济等创新型经济。

 

  财政政策保持积极性和有效性,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之2018年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影响中性,报告综合分析,2018年我国资本市场所处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为中性略偏好。

 

  金融体制应适应经济结构变化

 

  然而,对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发展,“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目标,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有不小的空间和距离。

 

  “我觉得我们现在市场的问题还是,间接融资在主导市场。”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高坚在论坛上发言说。

 

  “中国金融的自由度是20%,美国是70%,大多数国家平均是40%到50%。”高坚说,中国的股市和债市是世界的第二和第三,中国的经济也是第二,然而,金融自由度并不与之匹配,“金融自由度低,反映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低。”

 

  “间接融资成本高一些,银行在其中要收2%到3%。”高坚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大概要到10%到30%,那么8%到30%左右的成本就消耗在金融市场中了。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一直存在,银行倾向于贷款给可以进行抵押担保的国企或大企业。

 

  然而,现在中国的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伴随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高科技、创新型经济开始成为经济增长行动力,然而,这些涉及人工智能、区块链、养老、教育服务等的新兴产业多数为中小企业,或是小微创业企业。这就出现了这些企业需要融资,而与资金方不能完全匹配的问题。

 

  高坚认为,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债券资本市场,大力推动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大力推动金融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投资,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兴产业去投资,这个需要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上做很多的工作。同时,监管也要适应整个金融体制的变化。

 

  高坚解释说,债券市场的重要意义就是它不仅促进了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降低了成本,最主要的它提供了各种金融产品,从短期的到长期的,从基础的到衍生的,它们和股票结合起来,就是我们资产管理形成的金融产品所必备的产品,可以做到一定风险前提下收益更高,或者在一定收益前提下风险更低。

 

  其实,说到资本市场,大多数人通常会直接联想到股票市场,而忽略了债券市场。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认为,股市与债市都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并非对立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股市与债市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整体上优化金融结构,有利于信用建设和金融治理。一个强大的债市建设有利于股市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