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正在建设中的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研发总部项目,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四川省全面战略合作落地的第一个项目。随着这一项目在成都的落地,四川将成为全国航空与燃机产业的重要一极。去年,四川全省新项目新企业新产业等新动能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50%,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50%,经济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两个“超50%”,是四川持续用力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的成果。前不久闭幕的四川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经济强省建设步伐”。四川将力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等产业发展壮大。
两个“超50%”,也和四川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密不可分。“降成本持续发力,全省去年为企业和社会减负达700亿元。”省企业减负工作负责人介绍。四川出台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35条举措,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去年,四川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5%。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达到9181亿元、6989亿元。金融业总资产和上市公司数量居中西部第一。
降本减负红利,激发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在长虹内部有一个共识,即创新研发,投入不设上限。”四川长虹“当家人”赵勇介绍,“家电巨头”长虹正瞄准云平台、云服务,抢搭物联网时代快车。目前长虹内部已成长起一批“小而美”企业,专门从事物联网模块生产、自动售卖终端产品等。“三四年的时间就从零做到了几亿元。”
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对投资者、合作者的吸引力也进一步增强。元旦前夕,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项目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开工,这是我国首个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癌症等新药研发周期有望减半。”参与项目规划设计的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金亮介绍。去年12月以来,四川省密集与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省校合作“朋友圈”快速扩大,已增加到16所知名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