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中小企业泸州网 » 重要新闻 » 列表 » 正文

大数据“杀熟”应有惩罚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01  浏览次数:1037
0
核心提示:  最近,不少网民自述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据报道,出门在外少不了要订票、订酒店,多数人在网上通过各种票务平台解决。然而,
   最近,不少网民自述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据报道,出门在外少不了要订票、订酒店,多数人在网上通过各种票务平台解决。然而,海量的消费信息同时被记录下来,消费者的偏好和习惯在不经意间就可能被他人获知,这些数据也为某些别有用心的网站提供了“便利”。

 

  网民“廖师傅廖师傅”说,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

 

  其他网民也有类似遭遇。“我和同学打车,我们的路线和车型差不多,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价格立马上涨,甚至翻倍。”

 

  网民“Manolo”提出,大数据时代赋予了企业灵活的定价空间:同一张机票,新用户和老用户看到的价格不一样;同样的文具,邮政编码不同的客户看到的价格不一样;同样的酒店,出国多的用户和国内行的用户拿到的优惠券不一样等等。

 

  有网民称,同一产品针对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价格的行为,显然存在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得更加透明,海量信息的收集更加便利,但是也容易泄露。在使用上,大数据可以用来让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可能被不法商家用来“宰客”,应采取措施对一些恶意的大数据挖掘行为进行监督和管控,比如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个人信息及其利用的保护等。

 

  “对于商家走‘技术歧路’,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只能寄希望于法律制裁,而不能指望商家的自觉性。”网民“江德斌”表示,毕竟追逐利润是企业的天性,依靠商业伦理道德,总是不太靠谱,唯有将法律基础打牢,令其违法成本大幅抬升,使其得不偿失。在法律完善、惩罚机制健全的市场环境下,商家才会有更高的追求,“不作恶”才能成为共识。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  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业务主管
泸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   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06773号-4
Copyright www.lz.sme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