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米激光电视亮相2018年CES
成就
2015年,极米无屏电视以高达51.4%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智能微投产品。从那时起到今天,极米一直稳居行业第一。极米带领的无屏电视这一品类正在逐渐壮大,成为家庭娱乐升级换代的首选。
融资
从2014年开始至今,极米每一年都有一次新的融资完成。2014年8月完成1亿元A轮融资,2015年6月获3亿元Pre-B轮战略投资,2016年4月获1.2亿元人民币B轮投资,2018年3月12日,极米又宣布再获6亿元投资。
感恩
“在极米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成都市政府、高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给予租金减免、政策扶持和宣传资源等方面的帮助,极米也不会发展得这么快。”谈到当年的这些扶持政策,钟波表示的确非常感恩。
多少年后,极米科技董事长、CEO钟波仍然记得自己触碰到无屏电视创业想法时的那灵光一闪。“当时,在电视芯片企业从业的我,在IPhone5的概念视频中看到IPhone从很小的手机里投出一个虚拟的屏幕,还可以控制它放大缩小,变成一个非常棒的显示终端。”在这样的灵感下,钟波想到可以通过无屏电视这一全新的产品给电视行业注入活力,像乔布斯一样做出改变世界的事业。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因为有屏电视一直占据着电视行业里的主流市场,看上去强大到根本不可撼动。
但随着新经济大浪潮来袭,时代给了钟波一个证明自己想法的机会。2013年,钟波在成都正式创办极米,在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后,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初,极米一跃登上大数据实验室发布的“2018中国独角兽100强”,同时于3月12日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百度、经纬中国、四川文投、赛领资本等一线投资机构联合进行,融资金额超6亿元,展现出成都新经济企业令业界吃惊的成长速度和旺盛态势。
开创无屏电视潮流
产品推出一年就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
钟波告诉记者,创业之前,自己在全球知名的电视芯片企业MStar,中文叫晨星半导体工作了近十年。在MStar,他积累了技术、经验和资源,对索尼、三星等主流电视品牌都非常熟悉,后来伴随互联网企业涉足硬件领域,服务对象也拓展到其他互联网公司等。“工作期间,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事就有做一款不一样的电视的想法,希望能彻底改变传统电视的形态,提升用户体验。因为我们的创始团队对智能电视包括画幅调整、底层算法在内的各项技术都非常精通。”钟波说。
2014年,他们创办的极米推出第一代无屏电视,产品甫一亮相,就以超前的产品理念和用户体验,引发投影业界的智能化革命与创新风潮。很快,极米的年销售额便从2014年的7000多万元飙升至2017年的13亿元。“我们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设计、研发和生产出具有更好视听体验的无屏电视。我也一直跟团队成员强调我们的理念,就是‘做好产品’。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极米无屏电视也连续获得CES最佳创新奖、红点产品设计奖和iF设计奖等国际大奖。”
优秀的产品也得到市场和行业的积极回应。钟波介绍,2015年,极米无屏电视以高达51.4%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智能微投产品。在全球市场,极米出货量更从2015年一季度起就超过了传统国际巨头LG,随后一路领先,稳居第一。从那时起到今天,极米一直稳居行业第一。极米带领的无屏电视这一品类正在逐渐壮大,成为家庭娱乐升级换代的首选,丰富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娱乐生活。
平均每年完成一轮融资
下一步将加强与人工智能结合
极米开创的无屏电视品类的良好表现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积极认可。成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4年开始至今,极米每一年都有一次新的融资完成。2014年8月极米完成1亿元A轮融资。2015年6月又获得芒果传媒价值3亿元的Pre-B轮战略投资。2016年4月再获中南文化、创东方、鼎锋资产、励石创投共1.2亿元人民币的B轮投资。而就在2018年3月12日,极米又宣布完成来自百度、经纬中国、四川文投等一线投资机构超6亿元的投资。
钟波表示,“投融资是相互选择、彼此成就,极米到现在已经完成了四轮融资。越到现在我们越谨慎,更看重投资人能否给极米带来除了资金以外的资源。好的资金和资源对极米无屏电视未来进一步扩大市场,进而颠覆传统电视能提供有力的支持。引入百度、经纬中国、四川文投等投资机构后,极米的主要股东也呈现出多元化,从行业巨头、顶级的投资机构到产业基金,都拥有全方位的资源和经验,将助力极米持续快速发展。”
钟波介绍,极米接下来会加强无屏电视和激光电视的研发,并加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在做好硬件产品的同时,丰富内容源,持续扩大内容优势,持续构建和巩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壁垒,进一步扩大极米无屏电视的市场份额。
对于成都企业未来在智能硬件领域还能有哪些更大的作为,钟波认为:“成都近几年在智能硬件方面发展很快,但相比深圳等沿海地区还有一定差距,未来成都应该引入更多的智能硬件上下游企业,就近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曾在仓库边吃泡面边发货
一直感恩成都对初创企业的扶持
钟波向记者表示,极米能走到今天也的确经历了一个很艰难的历程。创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初创企业来说。“刚创业时,我们整个团队工作和生活都蜗居在一个清水房里。最初因为供应链不够完善造成产品缺货,我还亲自蹲在仓库里边吃泡面边发货。”
但钟波认为,幸运的是,极米建立了一个很强大的团队,团队每一位小伙伴的贡献和坚持才成就了今天的极米。此外,钟波也特别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在成都创业,“在极米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成都市政府、高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给予租金减免、政策扶持和宣传资源等方面的帮助,极米也不会发展得这么快。”
谈到当年这些扶持政策,钟波表示的确非常感恩。“极米在2013年落户高新区后,公司第一年办公房租全免,第二年房租减半。现在看来,这也许不算什么,但对我们当时还是很小的创业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帮了企业大忙。”
除了政策扶持,令钟波感受最深的还有成都对企业的真情政务支持。“创业初期,为了方便我们办公,高新区政府税务局的工作人员甚至亲自到当时还是小公司的极米来,为极米办理电子发票业务。这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让我感受到成都对我们创业公司的真心扶持,无微不至,深入到每一个细节。”
此外,极米还获得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包括2014年重点创新科技计划项目、高新区2015年“三次创业”产业政策项目、2016年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奖励等。除此之外,基本上每个季度,高新区软件园和政府方面都会带媒体团和视察团等来到极米,进行采访和交流学习。这些活动一定程度上不仅帮助极米品牌走出去,并将一些外部的知识和资源带到极米,为极米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帮助。
成都有培养科技独角兽的土壤
未来涌现优秀企业速度会加快
作为深耕成都多年的企业,钟波对成都的新经济发展氛围也感受颇深。成都是全国第一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市,成都每年的创客数量有20多万,创新创业很活跃。“我认为这些企业中一定会成长出一大批符合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的企业。成都市政府在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方面动作也很多,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很大,这个我们也有深切的感受。”
钟波表示,成都目前在做独角兽岛的规划。就他自己的感受来说,成都的确也有培养科技独角兽的土壤,不管是智能硬件还是手机游戏,成都都有很优秀的创业团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人才。“另外就是,成都市政府对新兴企业的接受程度、扶持力度非常高,包括现在利用各种政策吸引来自各方的人才,对未来孵化出更多独角兽企业储备了力量。我相信通过政府的推动,成都未来涌现出新经济中的独角兽企业的速度会加快。”
作为成都目前的新经济明星企业,钟波也分享了他的创业经验。创业公司应该踏实把业务做好,不管是做实体硬件还是做互联网软件,一定不要急功近利。要多倾听用户的声音,以用户的体验为基础。“只有通过产品和服务,才能拉开在行业内和竞品的竞争差距,才更容易成功。”
尽管极米也被机构评为最有可能快速登陆A股的100强公司,但对于目前市场热议的独角兽上市潮,钟波却表示:“对于上市,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我们认为应该先做好自己,毕竟上市只是代表公司的一个发展阶段,而不是发展目标。”
培养60家以上潜在独角兽
成都建设最适宜新经济成长城市
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定离不开“鼓励创新”的环境,而这些成都都已经走在前列。2017年12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成都出台《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简称《意见》),建设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意见》明确了成都新经济的具体指标,到2022年,新经济企业发展到10万家以上,培育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
同时,《意见》从创新、创业、创投3个方面,重点解决技术、人才、资本三个生产要素的供给问题。在创新方面,《意见》提出对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创新基地给予最高100万元的支持,对进入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互联网平台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在人才方面,《意见》为新经济人才开辟“绿色通道”,让人才安下心、留得住。创新建立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新经济人才库,对入库人才提供分类分级优先服务保障。
在金融方面,《意见》从加大补助力度、扩大金融储量、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对新设立或迁入的境内外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总部给予最高4000万元的补助。通过奖励手段,吸引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落地,扩大金融“蓄水池”储量,增强其在成都生根发展的动力。通过建立新经济项目储备库,创新项目接口机制。《意见》还提出创新政府基金投入方式,政府分别设立2亿元的新经济天使基金和100亿元的新经济发展基金,采取直投、引投和跟投方式,对企业发展的初创、成长、爆发阶段,提供全过程的融资服务,坚定企业在成都落地生根的信心。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互联网新经济总量指数在全国城市排名第四位,截至2017年,成都科技型企业44396家,共享经济企业200家,网络零售总额6403.5亿元,世界500强企业成都落户281家。
据了解,今年成都将以场景为支撑,为企业开放更多资源、提供更多机会,加快培育一批提升产业能级、带动行业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的细分领域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新模式融合创新、新产业裂变催生。种种迹象显示,新经济的新动能已在成都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