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银行月末“拉存款”会消停吗?
8日,银保监会和央行下发《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从改善绩效考评、强化合规经营、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等五个方面,来完善存款偏离度管理。其中,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值由3%调整至4%。
监管层这一举措,意在约束商业银行违规吸存、虚假增存、月末存款“冲时点”等行为。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向记者表示,监管指标适度放松,有利于减少银行存款方面考核压力,也可以降低银行违规拉存款的动力,从根源上“治乱象”。
监管指标值由3%调至4%
2014年,原银监会、财政部和央行共同发文,首次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以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同时,还要求银行不得采取高息揽储、通过第三方中介、以贷转存、理财产品倒存等八类方式吸收存款。
如今时隔4年发文完善存款偏离度管理,银保监会表示,这是规范银行吸收存款行为、督促银行强化合规经营的重要举措,与“治乱象”相辅相成,也是适应银行业务模式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及时修订,有助于进一步规范银行经营行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通知”内容来看,除了进一步强化绩效考评、合规经营及银行自律等方面要求外,最大的变化是调整存款偏离度定量考核方法。
具体来看,一方面简化该指标值计算方法,将季末月份与非季末月份采用相同的指标计算标准;另一方面将监管指标值由原来的3%调整至4%。
在合规经营要求中,相比2014年版本则删除了“禁止高息揽储”,以顺应利率市场化进展。
对于监管指标值的调整,曾刚说,允许偏离度上下范围扩大,是一定程度上放松监管指标。“现在存款紧张,各家都紧缺,监管严格限制虚增存款等违规行为,更是‘治乱象’。”
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看来,尽管指标有所放松,但此次修订加强了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细化了违反偏离度的具体惩罚措施,相比之前更为严格。
缓解银行存款压力
监管指标的适度放松,在市场人士看来,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压力不无关系。
受利率市场化、互联网分流存款等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压力高居不下,最近两年尤为明显。
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4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6万亿元,同比仅多增7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27万亿元,同比仅多增0.31万亿元。
今年一季度,多家上市银行经营数据显示,吸收存款总额增速都有不同程度放缓,甚至近乎停滞。具体到金融机构来看,南京银行、中信银行、成都银行等存款同比增速不到2%。
存款增长乏力主要在于:一是利率市场化,银行对存款争夺非常激烈;二是金融严监管,同业负债来源受限;而资管新规的实施,让吸储利器保本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加剧了银行存款压力。
过去曾有机构在研报中披露,“冲时点”存款绝大部分就来自于表外理财。
今年以来,为了争夺存款,商业银行也是用尽了手段,还瞄向了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结构性存款,使得该产品放量猛增,4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激增至9万亿元;而大额存单也成为揽储主要手段,半年来多家银行上调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上浮55%。
然而这会进一步增加银行负债成本,可能让银行调整资产结构,进而影响银行信贷投放增长,不利于实体经济。
对于此次调整存款偏离度监管指标,某大行华东分行人士称,1个点的放松,预计上海地区银行会有几十亿元存款压力释放。
鄂永健表示,此次修订有利于促进银行规范吸收存款,稳定存款市场,提高存款的稳定性,有利于银行更为合理地开展存款业务,增强支持实体经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