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力推准入前待遇 中国再释放改善外资环境信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数:999
   就在七国集团(G7)峰会因为贸易争端议题不欢而散的节点上,中国方面再次主动释放扩大开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重要信号。

 

  6月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商务部广泛听取了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外国商协会和东西中部各省份意见,和36个部门一起研究,提出了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若干建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原则通过。

 

  “从今年全年看,预计全国外资规模和去年持平,我对这一点还是有信心的。”他说。

 

  此前一天,新华社报道称,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宣布与中国中兴通讯公司达成新和解协议。

 

  5月24日传出消息,中欧双方同意尽快举行第七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但多位业内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对美欧投资的多重阻力仍不容小觑,叠加美国税改政策对全球宏观环境的影响,对中国吸引外资流入及向海外投资,均会带来一定负面效应。

 

  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投资司司长詹晓宁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很难预测2018年中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趋势,因为这不仅取决于中国,更取决于世界形势,而后者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UNCTAD投资司另一位官员梁国勇则表示,预计2018年中国引进外资稳中小升,对外投资企稳反弹。引进外资继续由服务业和高科技行业驱动,“一带一路”则是对外投资的重要增长动力。

 

  “个别发达国家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政策收紧的影响还是局部的,中国整体对外直接投资有望出现比较大的恢复性增长,但在半导体等高科技行业的并购,今后会越来越难。”梁国勇说。

 

  负面清单将有比较大的改进

 

  自去年初以来,中国已经不断推出优化引进外资的措施。

 

  最新举措是,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若干措施》),这个文件将于近期印发。

 

  颇引人关注的是,王受文在上述吹风会上称,在投资保护方面,将完善中央层面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同时要求建立健全各省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外商投资企业反映的一些不公平待遇和发展诉求等方面的问题。

 

  他认为,与以往相比,《若干措施》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价值:部分措施,明确规定了时间表;大幅下放审批权限,10亿美元以下的都由省里来批,10亿美元以上的才报商务部;各地制造业企业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提升集约化水平,政府不再增收地价款。

 

  《若干措施》还明确,有些情况支持可以签订短期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等方式降低用工的成本;进一步赋予各省级政府更多的自主权,支持各地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人才奖励的专项政策;授权国家级开发区依法享有地市级经济管理的权限,在有条件的地方,国家级开发区还可以享受适当的省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

 

  此前,已有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所有措施中,最为关注新的负面清单(也即新的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内容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的落地。

 

  谈及负面清单,王受文在上述吹风会上表示,《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借鉴国际的高标准,制定全国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至于负面清单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是两张负面清单还是一张负面清单,这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重要的是负面清单的内容,这个负面清单现在正在抓紧制定。

 

  “最新负面清单和去年的相比,会有比较大的改进,将有更多的领域对外国投资者开放,是值得期待的。”王受文说。

 

  以往的外资准入政策,也在经历试验的总结和反思。

 

  经过三年多的试点试验,前两批自贸试验区陆续进入深化阶段,中国自贸区也已扩散到11地。今年4月,中央宣布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实行自由贸易港政策。

 

  《2017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年度报告》称,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自贸区的制度创新遭遇越来越多“难啃的硬骨头”,尤其在法律权限、政策协同、事中事后监管、地方联动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在吹风会上称,全球投资者高度关注的投资自由化最主要的一个体现,就是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

 

  他介绍说,自2013年在上海自贸区试点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来,也听到一些外国投资者反映,还是会受到一些没有列在负面清单以内的、专门针对外资的限制。我们得承认,这和国民待遇不相符。我们做了一些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修改不及时,也有工作人员理解不正确、执行不到位。《若干措施》明确了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各地区、各部门不得针对外资准入进行限制,把这个作为一条纪律规定下来。下一步,商务部在推动督促《若干措施》落实的过程中,也会把落实准入阶段的国民待遇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抓紧抓好。

 

  中国引进外资、对外投资将迎新挑战

 

  本届G7峰会不欢而散,这只是一个缩影。事实是,伴随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的“美国优先”理念的不断演进,全球贸易投资格局正经历新一轮方向不明的变革,而这样的不确定性,正是投资者犹豫不决和观望态度的主因。中国该如何研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UNCTAD给第一财经记者发来的最新版《世界投资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23%,为1.43万亿美元。这与全球GDP及贸易增长加快形成鲜明对比。全球FDI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跨境并购大幅下降22%造成的。同时,2017年已宣布的绿地投资额也下降了14%。

 

  《报告》预计,2018年全球国际投资增长势头将十分脆弱,增长约为5%,最多不超过10%,总量仍将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贸易关系紧张局势的升级和扩大将对全球价值链投资产生负面影响。美国税收改革及各国减税竞争加剧也会对全球投资存量及投资模式产生重要影响。此外,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如一些国家的债务问题,也可能出现不利的变化。

 

  尤其以中国对美投资为例,根据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荣鼎集团今年4月公布的年度数据,早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温之前,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在美国的收购活动就已放缓,去年中国对美投资额下降了36%,至294亿美元。去年进行的投资几乎都是此前已宣布的项目或收购交易。与去年中国对美投资主要受到中国政策影响相比,今年则主要会受到美国相应政策影响。

 

  引发多方关注的是,美国财政部等推进的旨在解决国家紧急问题的法律《外商投资风险审查法案》(FIRRMA),阻止中国企业获取美国先进技术,这是特朗普政府阻挡中国政府为赢得自身经济和军事优势的做法而采取的措施之一。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s)贸易法律专家加里·胡弗博(GaryHufbauer)在一份报告中称,上述战略可能会赋予特朗普权力,使其能够放手解决美国政府对中国贸易和投资行为的担忧。

 

  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王受文称,1~4月份我国利用外资以人民币计价基本持平,以美元计增长2%,持平来之不易,因为周边国家今年一季度利用外资的情况也不是很理想。

 

  王受文表示,中国高层一直在释放对外开放的政策信号,近期出台了包括《若干措施》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中国经济在发展,市场规模在扩大,对外国投资者仍有很强吸引力。他还援引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调查报告称,有1/3以上的美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将要增加10%以上,这反映出外资对中国投资环境的信心。

 

  前述《报告》也称,2017年中国吸收外资全球排名第二,在美国之后。2016年中国全球排名第三,位于美国和英国之后。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全球排名第三,在美国和日本之后。2016年中国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仍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吸收外资国和对外投资国。在最近宣布的一系列投资便利化以及招商引资措施的推动下,流入中国的FDI有望继续保持在高水平上。

 
关键词: 扩大开放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