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来自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建设指南进一步明确了车联网产业定义:“是依托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连接和数据交互,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形成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并指出这对推动智能交通、实现自动驾驶、促进信息消费和节能减排、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改革、建设制造及网络强国都有重大意义。
在通用规范层面,建设指南提出主要包括功能评价、人机界面、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车联网产业整车层面通用规范 | |
功能评价标准 | 对整车及系统层面提出智能化、网联化功能评价规范以及相应的测试评价应用场景 |
人机界面标准 | 智能网联汽车的驾驶模式切换和与其他交通参与者信息传达交互等 |
功能安全标准 | 智能网联汽车各主要功能节点及其下属系统在安全性保障能力方面 |
信息安全标准 | 车辆及车载系统通信、数据、 软硬件安全,从整车、系统、关键节点以及车辆与外界接口等方面提出风险评估、安全防护与测试评价要求 |
制表:汽车之家 新能源频道 |
为贯彻实施建设指南,两部门表示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部门,组织标准化机构、科研院所、产业联盟、企业等单位,按照本标准指南共同开展车联网产业标准制定工作。
在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正在成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下,发展智能网联也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所在。早在2016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就已正式发布。路线图中规划,至2020年,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50%。至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约15%。至2030年,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接近10%。
而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通知中,汽车被归类为十大“大力推送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之一,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也成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3个主要方向,通过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互联互通的发展,实现大幅降低交通事故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降低交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升交通效率和驾驶舒适性、使老年人及残疾人都拥有驾车出行权利等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