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切实抓好稳投资各项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15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2033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稳投资”,并不是要走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而是要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推动重点投资项目加快落地。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在抢抓项目落地时,必须重点聚焦短板领域,确保重大投资项目符合规划、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绝不能打着“稳投资”的旗号,盲目上项目,搞重复建设,甚至继续上马落后产能项目

近日,中央领导同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进一步发挥好研究大战略、协调大政策、推进大项目、分析大趋势的作用,推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要抓好稳投资各项措施,重大投资项目要符合规划,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各省区市召开的地方两会均明确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关键领域补短板、稳投资力度。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更是经常采取“强刺激”的投资手段刺激经济。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稳投资”,并不是要走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而是要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推动重点投资项目加快落地。这既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也有利于补齐各相关领域的短板,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方面,我国在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领域确实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这些重点领域的“短板”,是现阶段投资需求的潜力所在,也是影响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掣肘。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投资更加强调在补短板、调结构、强弱项上发挥积极作用。加大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力度,精准聚焦短板领域,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要优化供给结构,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就必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要推动供给水平明显提升,必须切实增加有效投资,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中国经济要有效应对下行压力,同样有必要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进一步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因此,我们必须继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抓好稳投资各项措施。

当前,浓浓的年味尚未散去,许多地方的重点投资项目已陆续开工。例如,江苏省13市41个交通重大项目在春节假日后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158.8亿元,投资项目公路、铁路、水运、机场全配齐。

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在抢抓项目落地时,必须重点聚焦短板领域,确保重大投资项目符合规划、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绝不能打着“稳投资”的旗号,盲目上项目,搞重复建设,甚至继续上马落后产能项目。要加快释放投资需求的潜力,在具备施工条件的地方抓紧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在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地方,也要抓紧开展前期工作,争取早日推动项目建设进入施工阶段。

要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关键还是要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合理保障重大项目特别是在建项目正常资金需求。各有关部门应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协调配合,实施好减税降费政策,管好用好预算内投资,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创新政府投资方式,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撬动民间资本参与重点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门槛,不断丰富和完善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使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增强其投资的积极性。

需要强调的是,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因此,有必要继续重申财政纪律,既要确保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确保财政政策稳增长的力度不减,也要规避个别地方政府的无序举债行为,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