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国家试验”三年 “四川答卷”如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04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次数:1916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梁现瑞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抓手,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四川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

  按照部署,全面创新改革3年试验将于今年6月到期。近3年来,作为全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四川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全国两会开幕之际,记者采访相关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成绩、说启示、聊期待。

  大胆试

  16条“四川造”成为全国经验

  全国人大代表、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范波透露,截至目前,国务院在全国推广的两批共36条经验中,我省共入选16条,数量居各试验区第一,走在8个试验区的最前列。

  其中,有的实现全国首次突破,如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顺利推进,去年底实现新机制下安全首飞;有的推动形成国家层面政策文件;有的率先在全国探索出新模式,如成都高新区、绵阳市有效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外部投贷联动为科技型企业创造融资新模式。

  盯到抓

  连续3年编制9张清单,挂图作战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四川为什么能走在全国前列?

  省全创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这首先是因为站位高。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双轮驱动”,以全面创新改革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视察期间,对四川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提出了新要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作出了全新部署。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 7次领导小组会议谋划部署,召开 10余次会议推动改革试验任务落实。

  省委始终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突出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平台“三个重点”,提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个能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创新发展“终端见效”。

  其次是责任明。坚持“责任制+清单制”,连续3年编制综合改革、军民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9张清单,逐一明确责任主体、挂图作战。

  最后是特色足。加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我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最鲜明的特色。

  几年来,四川在全国率先与国防科工局、12家央属军工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全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功探索多种融合模式。其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探索出以股权为纽带的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作机制,生产的军用“翼龙”、民用“灵龙”无人机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国产外贸顶尖战机“枭龙”有近百家四川民营企业参与提供配套生产。

  用力推

  一项改革催生60余家高科技创业公司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预计达1.7万亿元,同比增长9%;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6%。

  这样的成果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无关系?全国人大代表、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党组书记赵辉给予了肯定回答。

  数据为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近3年来,四川专利申请量从2015年的11万件增加到2018年的15万件、增长36.36%;年授权专利从5.4万件增加到8.7万件、增长61.11%。几个指标的增速都远超试验启动前。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被誉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小岗村实践”。截至目前,试点单位由20个扩大到45个,累计共享确权400余项,累计注册成立60余家高科技创业公司,带动社会投资30亿元。

  “把沉睡的知识产权唤醒,变成高科技创业公司和真金白银的投资,没有改革怎么可能?”赵辉说。

  把沉睡资源唤醒的还有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截至目前,四川已建成涵盖15个重点领域、300余家企业院所和4500多台精密仪器的大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近千户企业提供服务3000余次。

  接着干

  将在统筹推广和深化拓展上下功夫

  全面创新改革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方式、调结构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首次走进西部在成都成功举办,创新创造氛围更加浓厚,创新型经济更加明显,对企业、资本和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了4万亿台阶。

  虽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3年快到期了,但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的结束。首先要进一步创新思路,深化拓展全面创新改革,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将创新之火变成燎原之势。

  “其次,要在统筹上继续努力。”赵辉认为,任何一项改革,靠某个部门和地方是很难推动的,必须统筹推进。比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同的知识产权归不同的部门,各管一头。下一步,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协调推进。

  同时,还要在“实”字上抓落地。要抓紧制定专项推广方案,确保经验成果落地生根、产生实效;开展经验推广“回头看”,加强经验推广成效的评估,确保复制不打折、推广不变形。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