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中国人的消费在稳稳地上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次数:1976
 消费升级这个词真正流行起来,不过是近两年的事情。关注宏观数据的人发现,在消费的大盘中,升级类商品表现越来越抢眼,居民消费行为向更高阶段迈进。而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方也发现,“便宜”不再是打动消费者的首要因素,人们欢迎物美价廉的商品,与此同时,品质高、价格也不低的商品似乎在市场上也很火。在国际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提到中国就会想到“中国制造”,现在更多人则热议“中国市场”。


  中国人的消费处在怎样的阶段?未来会沿着怎样的轨迹发展?多位专家从消费需求、居民收入、社会供给以及创新动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相较未来仍将长期持续的升级趋势,中国人的消费升级无疑才“刚刚开始”。


  潜力有多大?


  ——每千人拥有汽车170辆,约10亿人一年坐不了一次飞机,出境游多数游客来自一线及准一线城市,市场梯度差异大,增长空间还很足


  观察中国消费的一些侧面,人们或许会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之一,高端消费的势头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电商平台的“后起之秀”拼多多在3年时间内成为了中国前几大电商平台,以价格低廉、吸引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地区消费者的特征亮相,如今,拼多多在一二线城市用户的占比接近50%。如何理解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


  “总体上消费处在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过渡的阶段,即当前人们基于发展和享受方面的需要而产生消费升级的需求,但是不同收入人群的表现不太一样。”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对本报记者分析,比如对中等及以下收入人群来说,可能向发展型消费过渡的特征明显,主要对高质量的耐用消费品、对公共服务保持较高需求;对中等及以上收入人群来说,消费层级更高,包括对创新型商品需求强烈,喜好各类智能设备、低碳环保设备以及文娱健康消费等。


  不过若以整体论,在许多方面,这个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仍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系列数据——


  到2018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每千人拥有汽车170辆,许多一二线城市上下班高峰时段堵车严重。那么,是中国汽车市场饱和了吗?比照发达国家,其中不少国家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500辆,中国显然还有不小的空间;经历新世纪以来汽车进入家庭的热潮,淘汰旧车、换新车的需求也进入快速增长期。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民航运输大国,2018年,共有6.1亿人次乘坐中国民航航班出行。然而,对比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粗略估计,仍有约10亿人在过去一年没有乘坐过飞机。这将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国,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游约1.5亿人次。但考察出境游人群构成会发现,其中多数游客来自一线及准一线城市,每百人中不到5人出国旅游过。大量的三四线以及县乡地区,旅游才刚刚热起来。


  如果再考察居家生活的细节,更会发现,奶酪、牛油果等进口食品出现在小城市的超市货架上还没多久,电动牙刷、扫地机器人(15.25 +0.59%,诊股)等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家电才刚进入普通人家庭……中国市场远未达到饱和。


  在赵萍看来,未来消费增长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在目前市场呈现出的梯度差异之外,单以消费本身来看,当人们的一些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还会派生出其他若干需求,而不是说在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无欲无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停止,无论从现实还是理论上来看,消费增长有空间。


  动力来自哪儿?


  ——经济发展带来收入增长,技术进步带来供给改善,行业自身正努力提升,这些因素都将助力消费


  一个社会的消费表现,不仅取决于居民不断变化的需求,还取决于社会的供给水平和居民的支付能力。未来消费升级动力充足吗?


  先看社会供给。消费升级首要的动力源(5.02 +1.01%,诊股)是创新。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2018年全球企业国际专利注册申请数据,中国较上年增加9.1%,位居第二位。同时,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快于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速度,高技术产业的投资也明显快于整体投资增速。“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创新的意愿非常强烈;一方面说明创新促成了产业与投资之间的良性循环。”赵萍说,消费增长受到制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供给和需求结构存在差异。“中国制造”世界第一,但在商品特别是消费品的品种、品质、品牌、品位方面,仍有不足。前几年,中国游客从境外大量采购电饭煲、马桶盖、厨房刀具等就是集中表现。供给的不充分不均衡,正需要创新来补短板。今天创新在中国有大面积的呈现,而不仅仅聚焦在一两个领域,这为未来国内消费的增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再看支付能力,即未来居民收入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过去4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17年的25947元,2018年,基本实现了和GDP的同步增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自2011年以来稳步上升,收入分配更多地向劳动者倾斜。赵萍认为,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人们的工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这样未来购买能力还将稳步上升。另一个有利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在缩小,近两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相比城市“跑”得更快,农民工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且这一态势还在延续,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步伐相呼应,将有力地激发更广阔的县域及乡村消费市场。相关机构的研究同时表明,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新增收入中的更大比例会用于多品类消费、提升生活品质。


  同时,“新零售”等消费相关行业的提升,也为进一步拓展消费需求创造了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任兴洲认为,零售是消费中的核心环节,零售行业的努力对促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有的企业实施全业态、全方位、全渠道的布局;有的在品类、品质上进一步提升,也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在这方面,中国企业触角灵、动作快,苏宁、京东、拼多多等向县域加快布局,将产生很好的激发效应。


  有人认为,当前中国是消费分级,未必是升级。对此,多个市场机构的分析表明,消费的确存在分级现象,但不同层级的消费中都蕴含着升级,总体上是升级态势。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解释,之所以能够谈论“分级”,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电商发展。通过用户画像、消费习惯等基础数据,企业可以看到精准的消费群体划分,在此基础上,每一级都呈现出消费升级的基本属性。精准的升级需求更有利于供需对接,充分释放动力。


  短板怎么补?


  ——繁荣国内消费市场,功夫既在消费本身,也在消费之外,宏观政策和消费对策一齐发力


  针对当前消费中还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力?不妨先来听听消费者的声音。


  “有好东西”——不少消费者表示,愿意为好商品带来的幸福感花钱,但前提是东西要有吸引力。“解决日常生活痛点的商品,我肯定会掏钱。”上海市退休教师陈阿姨说。她刚刚重新装修了厨房,花近5000元安装了全自动嵌入式洗碗机,“洗了几十年的碗,现在终于把双手解脱出来了。”


  “有鼓励消费升级的政策支持”——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的李先生正密切关注购车的政策变化。“摇号好几年了,一直没摇中。申请新能源车,也排到2020年以后了。刚刚看到发改委公布了不给新能源车设限制的政策,不知道北京会不会纳入?我买车的钱都准备好了。”


  “花钱更放心、更顺畅”——在许多中小城市及乡镇的居民看来,购物环境仍不尽理想。“买车和买一些生活中的大件商品,还是要到附近的大城市专卖店去,不会有假货、翻新货”“网购很方便,但退换货很麻烦、周期长,这方面中西部小城市比不了发达地区”“家电下乡,要把新品送下来,别送那些城市里卖不掉的库存商品”。


  这意味着,促消费升级,需要在营造良好环境、解除后顾之忧方面,多做细致工作。


  赵萍表示,消费升级的过程也是企业集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以及新商业模式的过程。而这些商品和服务有不少快于现有制度,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被提上日程。“现有法律框架下的具体执行细则需要完善,从而使新产品、新服务也被纳入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框架范围。同时要加强行业标准的建设,引导企业创新在合规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在消费政策方面,今年以来已有针对性举措出台。比如近日出台的《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升级;针对“一老一小”的托幼养老问题,也有文件出台,鼓励完善供给促进消费。专家认为,当前政策直指短板领域,将会为消费市场释放利好。今后也应在这方面持续发力。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消费还受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任兴洲认为,今年宏观调控最大的特征就是逆周期调节,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一季度以来,有关政策效应已经显现,包括稳健的货币政策、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等。长远看,中国经济有条件、有能力在合理区间运行,实现消费及相关的就业、收入等稳定,这些将为“中国市场”注入利好,让消费稳稳地向上升级。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