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发债融资方式包括证券公司债、短融券、证券公司次级债和可转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短融券融资规模同比增长较快。从规模看,招商证券发债融资规模最大,上半年发行规模共计约360亿元。此外,发债融资规模超过300亿元的还有中信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
在北京理工大学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冀看来,今年以来券商债券融资规模激增,主要源于多家头部券商受央行核准提高短期融资券余额上限影响。此外,券商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资本实力上,各家券商越来越倾向通过债券融资方式来扩充资本金。
江海证券分析师李佳伟表示,从发行规模上看,今年二季度券商短融发行量大幅增加,特别是4月份出现发行小高峰,净融资额较去年年底有所回升。在新增短融发行的券商中,大中型券商是短融发行主力。从发行期限上看,绝大多数期限为3个月,且表现出滚动发行的规律,说明短融已经成为大型券商新的、固定化融资工具。从资金用途上看,基本以补充流动性为主,对现有银行间市场融资形成了一定的替代。
在当前流动性总量相对宽松、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央行为什么强调头部券商在非银机构流动性供给上的作用?李佳伟表示,短融余额上限提高和金融债发行直接为大型券商补充流动性,优化非银机构杠杆结构;相比于由中小银行为中小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头部券商向中小非银机构的流动性传导会更加顺畅。具体来看,券商可以适当放松对质押券质量的要求。同时,券商本身的风险偏好也比中小银行更高,对资金的用途也更加广泛与灵活,对于中小非银机构的业务模式和整体风险也有更好的把握,能够更好地为中小非银机构服务。(经济日报记者 温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