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10余位院士、200位权威专家云集 首届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蓉举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04  来源:四川新闻网  浏览次数:1974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3日讯(记者 陈淋)生物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也是近年来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其前沿趋势与技术创新备受关注。

11月2日-4日,生物界国家级盛会——首届生物技术创新大会(简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盛大召开。10余位院士、200余位重磅专家、2000多位专家学者、10余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10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汇聚于此,共话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

据悉,本次大会以“融绘蓝图 筑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共同指导,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专家联合会承办。

无论是对生物行业还是成都来说,此次大会堪称“里程碑”事件。大会持续三天,设置23场分会和4场闭门会,亮点纷呈。除了交流、探讨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态势,还将发布、展示重磅科技成果,在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为探索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成都模式”提供新思路。

首届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

10余位院士、200位权威专家云集成都

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10余位院士、200余位重磅专家、20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成都高新区,共同解读生物技术最新趋势。此外,大会还吸引了10余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10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包括诺华、阿斯利康、国药中生、上海联影等,共聚成都共商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

大会的专业性还体现在,成立了学术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21位院士和45位顶尖专家。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担任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

诸多前沿话题成为大会热点:生物创新环境如何持续改善,新药研发趋势是什么?产业发展该如何升级?

开幕式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把握生物技术变革性战略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国家通过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渠道,加大对生物技术的创新投入。近5年,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累计投入约600亿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在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纳米生物、成像技术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2019年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力探索、持续奋进的关键之年。”

此外,生物界众多重磅大咖,都在成都高新区亮相。大会开幕式还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松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进行主题报告分享,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前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李松在题为《创新驱动新药创制和产业发展》的专题报告中指出,新药开发要抓住现有技术的核心缺陷重点突破。他总结了目前我国新药创新的现状,仍以Me-too、Me-better为主,且新药国际化制约因素多,药物研究过程中核心缺陷是linker不稳定,是脱靶产生毒性的主因,因此要设计新型me-only含稳定结构的创新linker,减少毒素脱靶。

院士们还带来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带来新书《2019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该书系统反映中国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年度发展概况和主要成就,总结中国临床医学科技发展经验,研判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未来发展趋势。

开幕式上,作为编委会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现场发布新书《2019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全面展示2018年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基本情况。

23场分会、4场闭门会 引领生物技术领域新风向

除了开幕式,本次大会还有23场分会和4场闭门会,亮点纷呈。

23场分会中的16场分论坛,涵盖了生物技术的最新前沿和未来趋势,包括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创新药物研发、体外诊断、干细胞及转化研究到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生物样本库等多个生物技术的重大领域。

在议程设置上,大会既侧重了当下热点的脑科学、BTIT、生物制造等生物科学发展最前沿的学术交流,也对生物信息大数据、生物样本库、生物安全管理等兼具尖端科学性和战略风险性的交叉学科议题加以高度重视,同时还为新型药物研发、先进治疗技术及装备、体外诊断、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器官修复等产学研联动的一线部门提供了充分的展示机会。

许多院士、专家、企业共聚成都,畅谈未来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带来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分析和展望国际态势。在张旭看来,脑科学和人工智能之间相互联系、交叉融合、相互启发,学科的交叉融合可能是在未来科学上、产业上发展的大趋势。吸取了脑科学研究精华的类脑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将给世界带来重大的突破性变革,特别是对教育及其教育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类脑智能就是神经科学或者是脑原力启发下的人工智能研究。”

除了诸多专业分论坛,大会还为一线科研人才特别设置了生物技术青年人才论坛和生物技术女科学家发展研讨会,鼓励科研人才内部的交流、展示和对自身境遇的探讨,激励他们为创造更能发挥出自身科研实力和追求美好人生的环境而努力。

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 跑出生物产业发展“加速度”

无论是对生物行业还是成都来说,此次大会堪称“里程碑”事件。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正处于生物医药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预计2020年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一场专业、重磅的大会,有助于为行业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发挥“杠杆”优势。

对于成都、成都高新区而言,此次大会意味着,成都站上中国生物技术版图上的重要一极,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记者注意到,此次参会的,还有诸多成都龙头生物医药企业,比如来自成都高新区的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早期签约落户并第一家正式入驻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企业,先导药物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公司已经成为DNA编码化合物库小分子领域的龙头。在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进看来,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率极高,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李进提及成都产业功能区的打造,“创新药物的研发绝不是单打独斗,创新环境、多学科和多团队还将带来技术碰撞,加速新科技在这里的产生;好的生态环境也将形成区域品牌,让人才和资本都选择聚集于此。而成都高新区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不仅有具备药品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还有诸多下游应用场景,形成了完善的链条与生态。”

成都非常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家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国家首批药品出口基地、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孵化基地,也是中国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具备了适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作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主阵地,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吉利德中西部首个投资项目西部运营中心,引进艾尔建中国药品贸易总部、波士顿科学第二总部及创新中心、艾昆纬西部运营总部等3个高能级500强项目,总投资12.35亿元的制药工业百强绿叶集团与阿斯利康合作的血脂康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国内首家通过英国GMP认证的抗癌注射剂企业汇宇制药创新药物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中国首家全体系通过FDA 批准的无菌注射剂公司健进制药创新生物药研发生产及CDMO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也已落户本地。

在许多参会嘉宾看来,这也是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生物产业发展的引领方向。魏于全院士表示,成都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产业位居全国前列,并且发展势头良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正在加紧建设全国唯一的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吸引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和创新企业,以及赛诺菲、美敦力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落户。

他建议,成都高新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继续以创新和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把握好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机遇,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政策优势,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力争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和医疗健康服务优选地。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