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2022年四川将力争基本建成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6  来源:成都商报  浏览次数:1987
成都的天气有点冷,快80岁的谢婆婆没有出门散步。在护理员的搀扶下,她来到活动室练习爬楼梯,上上下下不过10步阶梯,对她腿脚的训练却很有好处。类似的康复训练,谢婆婆每天要做半小时。活动室里,还有3位90多岁的婆婆围坐在小方桌前,拿着“钓鱼竿”去用磁铁分拣颜色图案不同的卡片……这是成都市锦江区孝慈苑普通的一天。

2018年,四川省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1762.5万人,占人口总量的21.13%。四川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如何?昨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养老服务工作代表专题视察,来到锦江区孝慈苑、郫都区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养老驿站和四川省养老实训示范基地。

智慧养老,老人情况

每天实时发送给子女

奎星楼社区养老驿站嵌入在社区里,整个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800人。为此,街道办收回1700多平方米的铺面将这里改造成了一个为社区服务的养老驿站。这里有郫县的老照片、社区的老物件,住在周边的老人常常在这里学习花艺、玩玩棋牌,重温老县城的味道。

最具特色的是“匠人服务”。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驿站集结了社区的20位老匠人,平均年龄在50岁,他们擅长修鞋子、补衣服、修水管,就在驿站营业。得力于专项扶持资金,社区老旧院落的居民,只要花上1块钱就能享受到老匠人的上门服务。

驿站的另一栋小楼,提供由专业团队运营的照护和养老服务。北京清檬成都团队的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驿站正式住进了老人,一入住便会对老人“扫描画像”,根据老人的饮食习惯、身体状况、用药事项等2300多项指标制定个性化方案,每个月更新一次。护理人员接收到数据后,会根据“画像”给老人做康复。同时,数据也会每天实时发送给家人,“老人每天吃了什么饭什么药,吃了多少训练多久,都会形成照护日志发给子女,让他们安心。”该负责人介绍说。

明年投入运营,

以“家”的氛围打造房间

将于明年投入运营的四川省养老实训示范基地位于崇州市羊马镇,1390张床位将提供标准化服务,这里不仅配备有先进的适老化设施设备,以“家”的氛围打造温馨的房间,还将是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是技能培训的基地,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供后备力量。

“养老机构应该有更温馨的家庭氛围,给子女完善的探视制度。”省人大代表邓永东呼吁,养老机构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仅要给老人做,也应当延伸到子女,以制度约束并鼓励子女探视老人。政府帮助企业解决养老服务的成本时,应提前规划、预留土地。

“要突出养老的公益性,政府该承担的责任要承担,该加大的投入就投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杨晓明认为,政府要承担起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责任,通过养老金融来筹措资金,让更多贫困的老人也能“老有所依”。

视察后的座谈会上,人大代表和民政干部们就医疗和养老脱节、农村养老、养老辅具等话题展开讨论。“下一步的目标是真正走向医养融合,”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医养融合的痛点在于医保控费,下一步四川将探索解决,实现数据衔接,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一旦生病, “人不动,服务在动,资金保障的数据在动。”

居家老年人也能

享受养老机构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正在向全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建议,针对四川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作出提升措施。

《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升级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委托专业组织运营,民政部门每年对运营效益进行评级,并给予相应奖励。到2022年,全省力争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至少建有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基本建成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居家老年人也能享受到养老机构的服务。《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家庭照护床位”,将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访、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安宁疗护等专业养老服务。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摄影报道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