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5+1”产业金融推进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5+1”产业金融体系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19〕2号),现将《四川省推进“5+1”产业金融体系建设2020年重点工作》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5+1”产业金融推进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0年4月28日
四川省推进“5+1”产业金融体系建设
2020年重点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5+1”产业金融体系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19〕2号),促进产业与金融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共创价值,加快构建与“5+1”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产业金融体系,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推进“5+1”产业金融体系建设2020年重点工作。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复工复产金融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系列部署,围绕产业发展,整合金融资源,优化融资结构,创新金融支持,全面提高金融服务“5+1”产业发展质效。2020年,力争以“5+1”产业为引领的工业贷款余额稳步增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例持续提高,企业债适度增长。力争实现小微企业续贷、信用贷款余额较2019年明显增长。
二、重点工作
(一)抢抓机遇聚集金融资源。
1.抢抓国家战略建设机遇。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围绕两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加大金融支持和金融创新,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为产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加强沿江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金融支持,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健康发展。
2.抢抓新基建加速推进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形成的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重大科技、科教、产业技术创新等基础设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增长潜力。探索服务我省新基建发展的低息融资、专项贷款、股权融资、发债等金融服务创新,为新基建加速发展赋能。
3.抢抓“5+1”产业发展机遇。推动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5+1”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为推动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细分领域加快突破、数字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全面做好500个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和规上工业企业融资保障,以“5+1”产业为引领的全省工业贷款余额稳步增长。
(二)推动引领产业金融创新。
4.鼓励各地开展试点创新。鼓励国家和省级产融合作试点、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省级绿色金融创新试点等地区积极开展融资服务创新示范,探索形成产业特色突出、金融服务精准的模式路径。各地根据区域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特点开展融资创新实践,围绕产业链提高金融服务针对性和精准度。鼓励各地用好应急转贷资金,创新转贷帮扶模式,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困难。
5.推广产业金融平台创新。鼓励各类产业金融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和功能,运用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精准度。推进“天府信用通”平台、“信用中国(四川)”平台等共建共享,打造有四川特色的在线金融服务场景。积极拓展“天府融通”“信易贷”等产融对接平台功能,充分运用“互联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益企云”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在线融资服务。推广“盈创动力”平台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6.鼓励专项金融服务创新。创新政银合作、政保合作,围绕“5+1”产业创新专项金融服务,拓宽融资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资金投放。鼓励金融机构依托金融科技,创新研发制造业中长期融资产品,逐步减少对抵质押品的过度依赖,提高企业融资可获得性、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小微企业普惠金融产品研发推广,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探索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创新。
7.推动产业链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围绕产业链创新金融链,助推“5+1”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稳步推广以核心企业带动为特点的应收账款融资,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应收账款融资,重点培育50户应收账款融资核心企业,全年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促成融资中的中小微企业占比力争超过80%。推广中企云链、天府惠融等产业链融资模式创新,通过核心企业的带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资共赢。
(三)多措并举优化融资结构。
8.促进多元化信贷融资。鼓励银行机构拓展无形资产、票据等多元化信贷融资。充分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全省银行业机构确保小微企业信贷余额不下降,法人银行业机构努力实现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
9.积极推广债券融资。坚持债券融资优先发展战略,推广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券产品,支持利用疫情防控、精准扶贫、绿色发展、双创等债券融资。积极推广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发挥好天府信用增进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信用增进公司作用,为企业发债增信。促进做好国内外重要评级公司对四川企业的评级,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境内外发债。
10.稳步拓展股权融资。推进全省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完善重点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全年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的突破。发挥省市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协同联动效应,带动社会资本扩大对“5+1”产业的投资规模,加快投资进度。推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互促,鼓励银行业与股权投资基金、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和上市后备企业深度合作。
11.强化保险融资保障。出台四川银行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关举措,加大对“5+1”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保险保障支持。大力推动险资入川进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定优势,通过债券、股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保险资金保障。推动科技保险试点,加快发展科技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扩大保险保障范围。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保险试点扩面,加快保险创新推广应用。
(四)着力营造良好融资环境。
12.强化政策引导激励。全面落实各级促进企业复工复产融资财政奖补政策措施,帮助企业降低疫情影响、平稳健康发展。开展中小微企业续贷、展贷等金融帮扶,对前期经营正常、受疫情影响遇到暂时困难、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业,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力争实现小微企业续贷、信用贷款余额较2019年明显增长。统筹利用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和相关财政专项资金,探索扩大财政政策支持范围和覆盖面。用好“园保贷”“战疫贷”“科创贷”“壮大贷”“成长贷”“绿色信贷”等政银企多方合作融资增信分险模式,促进“5+1”产业重点领域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健康发展。
13.全面开展融资服务。引导企业加强规范化管理,明晰产权关系,健全财务会计体系,规范资金使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为提高融资可获得性打下坚实基础。开展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送金融走基层”“百行进万企”“服务零距离,融资大畅通”“金融顾问”等系列融资服务活动,组织金融机构深入行业、工业园区及产业链企业开展走访摸排和融资培育,帮助企业提升融资意识和能力。
14.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省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持续完善“金融守信红名单企业”评选、更新、退出机制,加大评选结果应用力度。推动“信用+信贷”创新,鼓励针对电力、环保等领域诚信企业开发信用信贷产品。开展企业园区金融信用分类管理,建立园区金融信用红白名单,对“信用园区”给予优惠信贷支持。加强融资担保增信服务,鼓励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全年对小微企业减半收取融资担保、再担保费,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和占比。
15.筑牢风险防范底线。加强企业融资风险防范,依法合规、积极稳妥推进产业金融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完善全省风险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和联动处置工作机制,优化升级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妥善应对地方中小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突发风险事件,加大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的协调服务力度。加强债务动态监测,严厉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
三、保障机制
(一)定期工作交流。落实四川省“5+1”产业金融推进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协调,增进信息共享。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交流工作进展和典型经验,梳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二)按月监测统计。完善产业金融统计框架,省发展改革委、省统计局、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保监局、四川证监局等成员单位每月向联席会议办公室发送相关统计监测数据。
(三)加强信息共享。各市(州)及各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重要工作举措及成效信息及时报送联席会议办公室(联系电话:028-86263985,邮箱:jxwcjc@163.com),经联席会议办公室汇总整理后,及时报省政府并向各市(州)及成员单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