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中小微民营企业天然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常常面临融资难、底子薄、基础弱等困难,尤其是受到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冲击,中小微企业受到的波及影响最大,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压力也较大。
先看以下两组数据
85.01%以上的中小微企业账面资金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其中维持1个月的占比为34%,维持两个月的占比为33.1%。
受到此次疫情影响全年营业收入降幅超过50%的中小企业占比为29.58%,下降幅度在20%-50%的企业占比为28.47%。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朱武祥、刘军、魏炜,《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如何穿越3个月的生死火线》,2020年2月5日,中欧商业评论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稳定就业的重要载体,当疫情即将过去、百业待兴之时,重要力量之一的中小微企业除了结合自身实际寻找“突围之路”,更需要借助外力支持摆脱困境。
丘吉尔首相说过,“不要浪费一次危机”。这次的疫情既是一场危机也是企业的一次承压测试,改变了中小微企业增长逻辑,也促动这些企业以产业的升级迭代和思路提质转型“换取”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基于此,作为长期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服务主体也通过集合优势资源,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创业者。
孵化器与众创空间有着天然的不同,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数据表明,入孵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成活率比没有入孵的企业高出30%。另外,我国发展产业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产业园区,孵化器就是产业园区完善园区生态,带动相关产业聚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孵化器自身的多功能组合,将具备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入孵培养并源源不断的导入到园区,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护航成长。
孵化器里孵出“大未来”
从孵化器的发展情况来看,逐渐朝着多样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地也将建立孵化器作为培育企业、激活创新力量的重要举措。如位于北京“东大门”的三河市,为鼓励这些创新创业新生力量的发展,三河市共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17家,孵化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目前,三河市场主体达6.5万户,总量位居廊坊首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84家、888家、59家,承接北京转移微创企业186家。
在产业协同分工中,北三县重点在中试孵化等环节实现与通州的产业协同,三河市更是依托其在规划、距离、人才、交通等方面的优势,承接承载产业转移,利用防孵化器培育了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的成长。其中位于三河经开区铭泰产业园区内的铭泰慧谷孵化器,采用“投融资保姆式服务”理念。在这里,企业可以享受到工商注册、投融资对接、创业辅导、政策申报等方面全方位的服务。优美的办公环境、完善的产服配套.......铭泰慧谷孵化器尽最大可能的减轻企业的负担,尤其是1亿元人民币的固定资产和2千万人民币的孵化资金的加持,为面临资金难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撑。
孵化器里孵出企业的“大未来”。目前,铭泰慧谷孵化器内已经入驻了多家企业,今后将以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让更多的科研创新成果在此落地转化,助力入孵企业更好、更快速的“奔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