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保市场主体"利好政策出台: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有望下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7  来源:金融时报  浏览次数:2004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两个“一定”,让众多市场主体对获得金融支持有了更多期待。


  话音刚落,利好政策就已出台。中国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 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通知》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具体举措。面对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影响等多重因素,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大。在特殊时期,银行业和保险业扛起责任和担当,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并通过减少收费等手段逐步降低贷款实际成本,将更加有力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更多助企纾困的利好政策近期还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发挥合力为企业减负减压


  近年来,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对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不合理收费、贷存挂钩和强制捆绑搭售等问题。


  《通知》从信贷环节取消部分收费项目和不合理条件、助贷环节合理控制融资综合成本、增信环节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减负、考核环节考虑企业融资成本因素四方面对企业信贷融资行为涉及的银行流程环节的收费事宜作出规范。


  “当前工作重中之重是保就业和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也就是保住了就业,逻辑是一致的。这将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相关费用,再结合融资利率下降,就可以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


  同时,为确保规范信贷融资收费落到实处,《通知》明确,加强内控与审计监督以及发挥跨部门监督合力。


  “此次除了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也参与发文,监督力度很大,一方面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直接和由国有资本控股的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考核挂钩;另一方面是对于融入低成本资金套利的企业,进行严格约束。另外,各部门也将在流动性、资产证券化和小微企业金融债方面,对于金融机构给予充分的支持。企业向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投诉企业融资成本和费用过高,六部门将进行联合处理,不仅是处罚,在绩效考核上,都会有具体的体现。”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扬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列出“负面清单”规范收费行为


  对于如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与以往政策只是要求金融机构怎样做不同,此次《通知》直接规定了不得收取一些费用。


  例如,银行不得收取信贷资金受托支付划拨费,对于已划拨但企业暂未使用的信贷资金,不得收取资金管理费;不得在贷款合同中约定提前还款或延迟用款违约金,取消法人账户透支承诺费和信贷资信证明费;不得忽视企业实际需求将部分授信额度划为银行承兑汇票,或强制以银行承兑汇票等非现金形式替代信贷资金等。


  “这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策,第一次提出‘负面清单’,监管和处罚的可执行性很强。”孙扬表示,从信贷资金受托支付划拨费、资金管理费、提前还款和延迟用款违约金、法人账户透支承诺费、信贷资信证明费、划转银行承兑汇票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负面清单”规定,可以说决心和力度都非常大。


  此外,《通知》直击融资中可能产生成本的各个环节,从信贷、助贷、增信和考核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范。


  “很明显,这是经过长期深度调研作出的决策。”一位银行从业人士这样表示。


  针对助贷环节涉及到的银行与外部机构合作,《通知》对外部机构的准入门槛、收费标准作出相应明确规定,也要求银行对于合作放贷第三方机构,比如融资担保公司、助贷机构、保险机构等角色,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合力安排增信,而不能是过度增信,不能用各种名目增加企业融资成本。


  对此,孙扬表示,金融机构不能躲在助贷机构后面,助贷机构不能利率过高,让企业负担不起。《通知》明确要求对第三方机构进行名单制管理,由一级分行及以上层级审核,不与收费标准过高的第三方机构合作。


  借助金融科技降低资金成本


  业内专家表示,从金融机构角度看,要加大减息降费力度,同时通过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并获得多元化收入。


  “金融机构应逐步调整中间业务结构,在规范融资环节收费的同时,将中间业务发展重点从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向高附加值业务转移。”董希淼认为。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机构也是市场化运作的主体,未来小微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已非常明显,银行不能单纯通过信贷利率和费用来赚取利润,而应通过发展金融科技,有效降低资金成本。


  “一方面,银行应降低企业贷款的内生成本,打造对于企业的非信贷综合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一些中小银行因为资金成本较高,相对于大行没有资金成本优势,只能通过场景和流量获胜。因此,中小银行将加速场景应用,加速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获取更多产业互联网数据。有了‘生生不息’的数据,而不是外部机构间歇的数据,才能真正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未来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将加速场景、行业渗透步伐,为银行进军产业互联网场景开路。”孙扬说。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