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规模
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突破5500亿元
在融资规模方面,成都提出将采取加快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投放、灵活运用政策性银行转贷款资金、鼓励银行机构加大流动性贷款资金投放等举措。
其中,成都将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对接企业、加快授信审批,快速精准落实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深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与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制造业等行业小微企业特点,个性化定制专项贷款产品,通过设立白名单建立批量获客渠道,拓展贷款客群。同时推进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新网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与国开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运用低成本转贷款资金定向投放中小微企业。
另外,成都将加大对产业链核心企业支持力度,围绕核心企业支持上下游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链生态金融支持,力争2020年各项贷款增速高于GDP增速3个百分点以上,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突破5500亿元。普惠小微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20%。
降成本
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减免逾期利息
中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贵在贷款利率、交易费用、逾期利息等成本之中。
降低企业贷款利率。为此,在降低企业贷款利率方面,成都创新发展“减税贷”“蓉采贷”等小微企业信贷产品,鼓励合作银行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放大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原则上不高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对疫情期间新获得“科创贷”的企业,单户给予不超过贷款合同约定利率50%、最高30万元的贷款贴息。
调降交易费用。在调降交易费用方面,鼓励以市中小担公司和市农担公司为代表的国有担保公司主动降费调费,年内减半收取融资担保、再担保费,将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减免逾期利息。在减免逾期利息方面,鼓励银行机构免除金融服务手续费,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予以展期或续贷,减免逾期利息。同时支持国有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延长租赁期、变更还款方式等调整还款计划,减免小微企业3至6个月的租金利息,免收租金罚息。
另外,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蓉易贷”业务。分类分层建立全面覆盖的银政担、银政风险分担机制,鼓励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产业部门梳理的纾困白名单内企业加大放款力度,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
同时建立中小微企业应急周转资金池。整合多方资源建立成都市中小微企业应急周转资金池,对具备发展前景但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给予资金周转支持,有效解决企业倒贷手续繁杂、成本过高问题。努力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和“首贷率”,全年力争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以上。
缩时限
白名单内小微企业贷款3天内办结
为了及时融资,成都还在“缩时限”方面提出了一些举措。
其中,成都将推动银行机构不断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建立评审快速响应机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受理,限时审批。力争客户调查一次到位、资料补充一次亮底,白名单内小微企业贷款3天之内办结。鼓励融资担保公司与银行机构加深合作,解决企业重复提供材料、反复接受尽调问题,确保担保手续1天内办结。
搭平台
实现企业和金融机构“一站式”对接
中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
为此,成都将加快推进《2020交子之星中小微企业金融纾困专项行动》,推出一个小程序(“交子之星”云平台)+一个微信公众号(“交子之星”产融号),收集企业融资需求,发布产融对接活动信息,在线解答企业融资问题,力争实现企业和金融机构“一站式”对接。
同时将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与交子金融“5+2”平台合作力度,推动交子金融平台进园区、走行业,结合园区特点提供管理咨询、产融对接、专业培训等服务。
另外,成都还将探索有效整合各类产融对接平台资源和数据,建设以金融科技手段为基础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平台统一入口和后台,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有效性、加强企业可获得性,有效扩大金融覆盖面,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