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7月份,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抢险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保供稳价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市场运行总体有序。未来几个月,物价总水平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不会对宏观政策形成制约。
食品价格涨幅有所扩大
7月份,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从年初5.4%的高点持续回落,5月份降至2.4%,最近两个月同比涨幅略有反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说,在7月份同比涨幅中,食品价格上涨13.2%,涨幅扩大2.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6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5.7%,涨幅比上月扩大4.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7.9%,涨幅扩大3.7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4.7%,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鸡蛋价格下降16.6%,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27.7%,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医疗保健价格同比上涨1.6%,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4.4%,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5.7%和17.5%。
“7月份CPI同比涨幅上升到2.7%符合预期,食品价格上升是带动CPI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
“7月份CPI涨幅扩大,主要由于食品结构性拉涨影响。猪肉、鲜菜、蛋类等食品价格受汛情以及疫后消费加快恢复影响,呈现结构性、季节性、暂时性上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说。
数据还显示,7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据测算,在7月份2.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2.9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
工业回升带动PPI降幅收窄
7月份,受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市场需求逐步回暖的拉动,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行,PPI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同比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从环比看,7月份,PPI上涨0.4%,涨幅与上月相同。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5%,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在主要行业,价格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7.8%,收窄11.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7.0%,收窄4.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7.5%,收窄0.4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7.4%,收窄1.9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4.6%,收窄0.5个百分点。此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降转涨,上涨0.7%。
“据测算,在7月份2.4%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2.4个百分点。”董莉娟说。
郭丽岩表示,7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明显反弹的影响,石油相关开采、燃料加工行业和化工品价格继续上扬,使得PPI环比维持在0.4%的水平,同时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随着复工复产顺利推进,尤其是各地基建投资顺利下达,大宗工业品需求回升,支撑“三黑一色”类原材料行业产能利用率上升,去库存进度加快,为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PPI同比降幅收窄主要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得力,一系列扶持政策效果持续释放,国内需求逐步回暖,企业信心改善和工业生产持续加快。
物价涨势仍将总体保持温和
今年前7个月,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7%;PPI比去年同期下降2.0%。专家表示,下半年,我国物价保持总体温和上涨的趋势没有改变。
“今年后几个月,猪肉、菜、蛋等食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概率较小。加之CPI当中猪肉价格对比基数抬升,猪肉对CPI拉涨会逐步下降,由此食品对CPI的拉涨影响将逐步缓解。”郭丽岩表示。
刘学智表示,CPI同比短期反弹后将重回下行趋势,三季度之后物价水平可能走低。当前,CPI涨幅扩大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导致食品价格波动,随着未来季节性因素减弱,食品价格可能明显回落。疫情导致消费需求偏弱状况的恢复是一个缓慢过程,非食品价格可能仍将处于低位,未来有望逐渐趋稳微升,通缩风险也不大。整体判断,预计CPI涨幅上升将是短期现象,未来将有所回落。
从PPI看,下半年同比降幅有望持续收窄。周茂华表示,一方面,国内需求改善有望加快。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助力国内需求复苏扩张步伐有所加快。另一方面,海外主要经济体解封复产有望延续,叠加力度空前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望推动需求缓步改善。
刘学智认为,复工复产带动工业生产恢复,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经持续保持增长,带动工业产品价格走稳回升。近期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走稳回升,缓解了PPI下行压力。在国内积极政策支撑下,叠加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预计PPI有望延续回升势头,不排除四季度回到正增长的可能。
刘学智还表示,物价将处于较低水平,低物价水平不会对宏观政策形成制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