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中小企业泸州网 » 重要新闻 » 正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怎么干:聚焦八项重点 推进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13  浏览次数:2075
0
核心提示: 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务院国

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今后三年对于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的,一定要落实。

聚焦八方面重点任务

近年来,国企改革“1+N”政策落实落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企业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翁杰明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八方面重点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要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着力从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实现转变,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翁杰明说,希望通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

混改将向纵深推进

近年来,国资央企积极稳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拓宽混改领域和范围,着力“以混促改”转换经营机制。2013年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实施混改4000多项,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1.5万亿元。实践表明,通过混改,切实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也提升了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带动力。

“我们将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为工作底线,以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为具体路径,按照‘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翁杰明表示。

具体说来,下一步推进央企混改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分层分类推动改革,聚焦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所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支持和鼓励国有企业集团对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不断深化合作,形成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做到混改进行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覆盖到哪里。

引导国企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央企在发展战略、经营方面会如何调整?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表示,“十四五”期间,国资委将着力引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新发展阶段继续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力量,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力量,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力量,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首先,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保障作用。着力强化国有资本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产业基础的支撑能力,提升国防军工、能源资源、粮食、战略性网络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夯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基,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

其次,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骨干作用。着力补齐产业链的短板环节、缺失环节,构建完整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增强关键要素的供给能力、重点难点突破能力、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巩固好产业链的完整性。落实“工业强基工程”,着力构建以国有骨干企业为核心,其他所有制企业为上下游、共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和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再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发挥国资国企在新型举国体制当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力度引导国有企业尽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最后,继续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强化国内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相互支撑,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安全可控、多元多样,优质高效、自主开放的资源调度网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实际情况为主。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创作,转载只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新闻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原作者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稿!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  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业务主管
泸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   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06773号-4
Copyright www.lz.sme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