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27.9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10  来源:四川新闻网  浏览次数:2105
 近日,《成都高新区2020年1—9月市场主体培育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11月9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全面“稳增长”格局,呈现“稳步复苏、持续向好”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1—9月,成都高新区新增各类型市场主体4.78万户,新增注册资本(金)总额1690.53万元(不含增资)。截至2020年9月30日,成都高新区累计市场主体22.12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超1.83万亿元。其中企业14.74万户,企业注册资本(金)1.82万亿元。

市场主体活力加速恢复增量逆势上扬

2020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成都高新区对标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建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出台《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方案(2020—2021)》,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成功打造企业开办“零成本、6小时、跑一次”金字招牌。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依托自主搭建的“企业智慧登记系统”和四川省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实现企业开办、变更和注销登记“一网通办”。

成都高新区还创新推出企业印章免费刻制系统,为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一套印章,在成都市率先破解印章信息只能到刻章公司现场采集、群众需多头跑路这一难题。深化“政银”合作,建立“银行帮办联络员”制度,将银行开户纳入企业开办环节,试行减免银行开户费、账户管理费、网银年费等费用。将企业开办申请材料精简至5件以内,时间压减至6小时,业务整合到“企业一站式服务专区”,实现企业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等业务“一表申请”“一窗发放”,申请人无需往返不同业务部门和窗口,服务专区依据申请人申请,提供“营业执照+印章”“营业执照+印章+税控盘+发票”等套餐式服务,并以“创业服务包”形式发放或免费寄送。

《报告》显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得到有力控制,今年3月以来,成都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数量逐步上升,9月新登记企业数量最多,达3966户。7—9月,新增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金)环比增幅分别达到48.86%和61.11%,每日新增企业户数保持在110户左右。1—9月,成都高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27.94%,新增企业2.38万户,新增企业注册资本(金)1676.27亿元。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今年7月以来,成都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系列安排部署,大力开展项目招引攻坚行动,以全国重点城市为核心,以产业功能区为主战场,精准聚焦方向与路径,在增长极、动力源、头部企业三个关键词上做好文章,主动围绕头部企业和补链强链项目“叩门招商”。

作为成都经济发展高度活跃的区域,成都高新区在为期3个月的招引攻坚行动中,推动总投资逾千亿的51个攻坚项目签约落地,其中包括5个百亿级项目。截至2020年10月,成都高新区百亿级项目落地达10个,创下成都高新区成立32年以来项目招引最亮眼的“成绩单”。其中,绝对比例是国内头部企业的聚集,实现了在“内循环”中引领带动国内产业升级。

此外,成都高新区为更好地服务内循环,助力畅通外循环,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报告》显示,今年1—9月,成都高新区外商投资企业新增注册资本(金)172.37亿元,增速达398.9%,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户均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555.15%,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中有14家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金)超1亿元。这充分反映了成都高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外商在成都高新区投资经营的预期和信心。

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保市场主体成效明显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低迷等外部因素影响,作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肩负时代使命,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成都高新区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集成推出《成都高新区有效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成都高新区关于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优化中小微企业服务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政策“组合拳”配合“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全力营造国际通行、便捷高效、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报告》显示,成都高新区企业注销量持续下降,保市场主体成效显著。1—9月,成都高新区注销企业1.07万户,同比下降36.17%;注销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额505.59亿元,同比下降36.68%。

在强化金融支持方面,成都高新区不断提高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各项在线业务申报和审批能力,开辟政策性信贷产品线上绿色申报通道,在线为企业提供“成长贷”“园保贷”“壮大贷”“新创贷”等多款政策性产品服务。同时,首次运用“盈创之星”融资信用平台大数据融资征信报告评价方式替代传统线下专家评议会,形成融资企业、科技金融平台、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四方协同联动,实现线上信贷申请、接件、初审、大数据评价等“一站式”全流程线上服务,为中小微企业稳健运营保驾护航,提升区域经济活力。

此外,作为国家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成都高新区围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需求,构建全生命周期融资路线图,以政府基金为引导构建股权融资服务体系,设立了100亿元的新经济创投基金、1亿元天使投资基金、3亿元中小企业纾困基金,聚集了股权投资机构626家。《报告》显示,1—9月,成都高新区新增注册资本(金)在500万元及以下企业1.8万余户,占全区新增企业户数的83.64%(不含分支机构)。同时,1—9月,成都高新区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增势明显,新增数量同比增长72.44%,新增资金数额同比增长35.37%。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释放新动能构筑新高地

从国民经济行业分布来看,1—9月,成都高新区新增企业数量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占23.9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22.3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9.3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08%)”;“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数量增速较快,其中“制造业”增速高达133.78%。

成都高新区在助力企业快速复工满产的同时,也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对冲疫情影响,企业和居民创业创新热情得到有效释放,创业创新态势蓬勃,新兴动能快速成长。今年第三季度,成都高新区14个生物产业重大项目落户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8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百亿元的9个新经济项目落地。《报告》显示,1—9月,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生物、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新增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金)分别同比增长8.15%、5.84%,分别占全区新增企业总量的67.44%、69.81%,占据绝对优势。其中,1—9月,新经济和生物产业新增企业增速均超15%。

此外,截至9月底,成都高新区已有13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为全区产品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助力。1—9月,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4.6%。英特尔、鸿富锦、戴尔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外贸进出口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强力拉动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向四千亿元级迈进。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提出将力争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中心,对成都高新区助力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集聚创新人才、增强创新实力和推进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新人才方面,成都高新区以柔性引人为突破,大力汇聚有科学家精神的“四派人才”。截至今年10月,成都高新区聚集各类人才达60.59万人,其中柔性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9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6名、院士20人,国家级人才328人,人才竞争力排名全国第6。

在创新实力方面,成都高新区明确提出,将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推动科技型企业量质齐升。到今年9月,成都高新区共有科技型企业超5万家。在培育大量极具成长潜力的中小科技企业的同时,还大力推动科技企业上市,建立企业上市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实现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8.2件;累计上市及过会公司总数达42家,约占成都市的1/3,已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证券化率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成果转化方面,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布局未来科创中心、AI创新中心、IC设计产业园等7个高品质科创空间。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