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战略地位,都决定了必须这么做。”省人大代表、核工业西南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苏远东开门见山:四川经济发展不能“避实就虚”。
先说产业结构。“我们的制造业占比还是偏低。”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盛毅介绍,近年来,我省GDP版图中,第二产业占比不断回落。眼下,占比仅为37%左右。放眼国内发达省份,无一不以制造业称雄——GDP总量破10万亿元的广东和江苏,这一数值分别为44%和47%。
制造业对于经济发展有多重要?盛毅给了一组数据:去年,我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高于全省GDP增速0.7个百分点。换言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制造业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
再看人口规模。“制造业发展关系到就业,也就是老百姓的饭碗。”省政协委员、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注意到,人口近9100万的四川,至今仍是农民工大省。目前,全省仅农民工就超过2000万人,且大部分流入省外第二产业(含制造业、建筑业)。即便在川内,长期以来,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人口始终占全省总就业岗位的四成左右,是保就业的重中之重。
最后是战略地位。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注意到一个细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经明确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增长极只能停留在纸上。”李后强认为,无论是京津冀、长三角还是珠三角城市群,都有强大的制造业作为依托。因此,提高制造业的比重势在必行。
四川有自身的制造业基础和优势
提高制造业比重,四川有什么机遇?“首先,要结合国家战略布局来看。”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认为,眼下,四川提高制造业比重的机遇有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国家战略带来的,是产业进一步强强联合的可能性。“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发展支撑力前所未有。”省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潘炜注意到,从去年开始,川渝两地签署了一系列产业协作协议,今后一段时间正是合作红利释放之时。
新发展格局,则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潜力巨大。”省人大代表、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主任惠朝旭认为,从对外开放角度而言,RCEP已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已完成;对内,国内消费需求正在持续升级,“这些都利好加工制造业。”
国家战略利好之外,四川也有自身的制造业基础和优势。
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提到,经过多年培育,“5+1”现代工业体系已经定型成势。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发展整体势头看好。去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7%,增速跑赢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提高制造业比重不仅必要,也是有可能的。”
倾斜资源要素做强优势产业
《纲要草案》提出,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集聚,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稳定供应链。
“优势产业既要有速度,也要有块头,更要有地位。”省人大代表、攀枝花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赵牧认为,从实践来看,向“5+1”现代工业体系倾斜资源要素,不仅能突出优势、做大做强产业,还能提高制造业比重。比如,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背后始终有政府政策、金融业倾斜的影子。
如何倾斜资源要素?“创新中融合。”盛毅认为,在制造业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当下,除人力、金融之外,科技创新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的关键。例如,通过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应用,能够紧密联系消费端,实现“市场要什么,就产什么”。进而,不断倒逼企业加码科技创新、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
在与会代表委员和业内人士眼中,产业链的稳定和延长,也是提高制造业比重的关键一招。“这几年外部形势变化的启示是:没有完善的产业链,制造业附加值就不高;没有稳定的产业链,制造业就始终面临着不确定性。”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郭春生认为,要完善稳定产业链,必须做到三点:拿出“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有针对性地招商;攻克“卡脖子”技术。他认为,拿出“真金白银”,就是要延长本土产业链条,建立可靠的供应链。有针对性地招商,也是延长和稳定产业链的方式之一。 (记者 王成栋 程雯雯 刘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