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绿”动全川 点亮四川工业高质量发展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3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2125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内涵上发生了深刻变革,绿色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关键词。 
    
毋庸置疑,绿色发展也是四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以来,我省围绕绿色制造示范创建、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建设、绿色制造供应商培育三大方向,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绿色引领未来,绿色驱动发展。即日起,四川经济日报、川经瞭望、四川经济网联合推出《绿色制造高质量发展看四川》大型系列报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四川绿色制造成果。敬请关注。 

又是一年春潮起,巴蜀大地披新绿。 
   
 “16家省内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实施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 
    
“4家企业中标国家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296家、绿色园区35家、绿色供应链6家、绿色设计产品62种。” 
   
 …… 
   
 春潮澎湃,草木蓬发。这抹绿,从生态走向产业,成为四川工业高质量发展中最动人的色彩。 
    
“十三五”以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发展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破”“立”之间见成效 

    
“5、4、3、2、1,起爆!”2020年10月31日下午,内江白马发电厂两根高210米、屹立近30年的烟囱相继倒下。 
    
取而代之的,是2套400兆瓦级“一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内江白马发电厂的“破”与“立”,是四川工业绿色发展的缩影。正是在这样的“破”“立”之间,四川工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子。 
    
时间拨回到2018年夏天。 
    
德阳市罗江区,工人师傅们正忙着拆除用于生产玻璃纤维的陶土坩埚。彼时,罗江正大力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将玻纤企业“化零为整”,按照自愿原则入住产业园区,改用更为环保的池窑拉丝工艺。 
    
而今,在当年的基础上,罗江辖区内的四川省玻纤集团将池窑法生产工艺运用到玄武岩纤维生产上,诞生出了世界首套万吨级池窑连续玄武岩纤维生产示范线,还成为了全球最大规模连续玄武岩纤维研发和生产基地。 
    
类似内江和罗江的变化,在四川还有很多—— 
    
“十三五”以来,攀枝花市取缔“地条钢”企业4户,退出砖瓦产能4.1亿块/年,淘汰一段式煤气发生炉及燃煤锅炉166台,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655户。与之相对应的是,攀枝花创建了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2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巴中市淘汰关停落后产能企业240家,建成园区污水处理厂5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年均下降8.2%。 
    …… 
以“破”为先,四川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为先进生产能力腾出了宝贵的土地、市场、能源和环境容量空间。“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对1218家企业落后产能实施退出;压减粗钢产能497万吨、炼铁产能227万吨,全面完成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主要任务;关停煤电机组169.975万千瓦,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关停计划。 
    
以“立”为本,四川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创建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建立企业、园区绿色发展标杆。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培育创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62种,国家级绿色工厂69家、省级227家,国家级绿色园区7个、省级28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4户、省级2户。 

“升”“降”之间话发展 

今年3月初,攀钢集团发布1月份降本“优等生”名单。旗下攀钢钒、攀长特、钛材公司3家单位超额完成月度降本指标,凭借优异成绩登榜。 
    
“降本”被攀钢视为长期的“必修课”。对于企业而言,“降”成本的背后则是“升”效益: 
    
攀钢钒推进全流程成本变革,1月份板材综合成材率达到97.82%,产能利用率同比提高7.23%,创历史最好水平; 
    
攀长特从成本源头挖掘降本潜力,1月份实现降本增效851万元; 
    
钛材公司提升精镁产能降成本,1至2月,仅电耗一项就比预算目标降低76万元,创历史新高。 
    
一“降”一“升”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逐渐显现。今年1月,2020年四川100户大企业大集团名单公布,攀钢集团凭其良好的发展成绩,挤进前十。 
   
 一边是抓经济发展,一边是守绿水青山。四川将节能降耗作为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源头上不断降低能源和环境代价。 
    
五年来,四川持续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加强技术改造项目节能审查,强化重点工业企业节能监察,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诊断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工业领域能效水平。“十三五”期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85%,超额完成下降18%的目标任务。 
    
五年来,四川大力实施重点企业节水行动,引导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先进适用技术和节水装备产品,积极推进节水载体建设。截至2019年底,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较2015年下降48%,大幅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累计创建节水型企业200余家、节水标杆企业5家。 
    
五年来,四川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冶炼废渣、炉渣、煤矸石、磷石膏、污泥、尾矿等我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截至目前,攀枝花、德阳、凉山成功创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6家产业园区、26家企业列入省级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创建名单,对照目标开展创建工作。 

“培”“育”之间看未来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反馈2020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结果的通知》,作为四川省唯一一家获得发展质量总体水平“五星”评价的示范基地,节能环保·四川金堂示范基地上榜。 
    
金堂,位于成都东北部,域内中河、毗河、北河穿城而过,素有“天府花园水城”之美誉,绿色是这座城市的美丽底色。而今,经过多年培育,绿色成为了这座城市产业发展的底色。 
    
近年来,金堂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门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2019年节能环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9户;已建成中小型锅炉高效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培育节能环保类高新技术企业3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50户。 
    
绿色发展在金堂澎湃涌动,绿色发展亦在全川落地生根。 
    
雅安芦山县形成了集化纤、纺纱、织布、制衣于一体的现代绿色纺织产业集群;成都郫都区培育氢能产业建设“绿色氢都”;遂宁以绿色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园”转型、以“园”聚力,培育绿色发展动能……四川绿色发展大潮既起,势如破竹,势不可挡。 
    
“十三五”期间,四川将节能环产业纳入全省“5+1”现代工业体系重点领域之一加快培育,推动建立省领导联系指导节能环保产业工作机制,制定《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方案》,印发《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培育企业名单》,分年度印发实施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工作要点,连续3年组织举办四川节能环保品牌推广“全川行”,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稳步发展。 
    
五年来,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初步形成位居西部前列,跨领域、跨行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格局。 
   
 一抹绿,点亮春天;一抹绿,点亮四川工业。 
    
而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为重点,以绿色能源发展为驱动,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工业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以“绿色”点亮四川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