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擎起半壁江山
市场主体快速成长
规模扩大,总量跃居三产之首。 分析显示,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1.6万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8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8位。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1.8:40.6:47.6调整为2021年的10.5:37.0:52.5,服务业占比较2016年提高4.9个百分点,占据半壁江山。
发展提速,增速实现两个高于。五年来,除2020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增长3.4%外,其余年份服务业增加值均保持8%以上较快增长,其中2017年增长9.7%,2018年增长9.5%,2019年增长8.4%,2021年增长8.9%,2017—2021年均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GDP增速0.9个百分点。
贡献提升,拉动作用更加突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6年的51.5%升至2021年的57.2%,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贡献均过半,全省经济加速向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
活力迸发,社会参与更加活跃。随着商事改革逐步深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四川服务业市场主体快速成长,2021年,全省服务业新增市场主体121.5万户,占全部新增市场主体的近九成。
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交通运输快马加鞭,实现“蜀道通”向“蜀道畅”的转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成都成为全国第3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铁路营运里程5687公里,较2016年增加1064公里。建成出川大通道达40条。开行国际班列4358列,成都中欧班列境外城市站点达68个。内河港口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50万标箱。
邮政通信突飞猛进,实现“4G”向“5G”的转变。建成现代邮政网络和包括光纤、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在内的电信5G网络。2021年,全省实现电信业务总量936.8亿元,2017—2021年均增速达68.9%。移动电话用户9338.9万户,是2016年的1.3倍。固定互联网用户3220.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7990.8万户,分别是2016年的1.7倍和1.3倍。完成快递业务量27.8亿件,平均每年增加3亿余件。
现代金融不断发展,实现“防风险”向“稳支撑”的转变。2021年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77609.1亿元,较2016年增长64.5%。拥有保险公司102家,较2016年增加15家。证券开户数3286.9万户,是2016年的2.2倍。全年证券交易额213860.6亿元,是2016年的1.9倍。
新型经济异军突起,实现“不起眼”向“独角兽”的转变。以软件信息、电子商务、科学研究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呈爆发式增长。2021年,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由2016年的709户增至2021年的988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由576户增至922户。这2个行业营业收入达4411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达44.1%。
科研实力显著提高,实现“追赶者”向“硬科技”的转变。2021年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5个,较2016年翻一番。专利授权1469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9337件,分别较2016年增长140%和86.8%。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0个、国家级众创空间75个、国家级星创天地96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
幸福产业欣欣向荣
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消费升级成为热点。城乡居民消费从无处购物到商业综合体“一站式消费”,消费热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消费形态由实物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消费升级逐步成为热点。2017—2021年,限额以上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4.9%,体育娱乐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2.7%,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2.3%,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0.1%。
旅游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四川着力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打造,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天府之国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21年末全省A级景区793个,较2016年增加387个,2020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数4.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170.1亿元。
科教文卫巩固优化。教育事业不断优化,2021年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92.1万人,较2016年增长32.8%;研究生在校生人数已达14.7万人。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博物馆263个,较2016年增加25个。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6.1万张,较2016年增加14.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67.4万人,较2016年增加17.8万人;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54647.2万人次,较2016年增长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