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期,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相关座谈会,一系列部署释放出加强研判就业形势、优先全力稳就业基本盘的强烈信号。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未来政策着力点将持续聚焦多方位扩大就业容量、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多层次兜牢民生底线等方面。
强化优先导向 多项举措落地
随着经济运行企稳回升,今年就业形势总体好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近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提出,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有关稳就业政策措施要抓紧实施,讲求精准、讲求实效。目前出台的推动中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就业补贴等措施,着力聚焦就业领域重点和难点,围绕“扩、促、兜”综合施策。
比如,将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助力企业降低用工成本、更多吸纳就业,预计年均减负约1800亿元。对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对记者表示,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加大在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今年要争取超额完成1200万的新增就业目标,建立起“就业—收入—消费”的良性循环,从而为扩大消费提供收入保证,为扩大内需提供坚实的支撑。
瞄准重点人群 保障充分就业
“我已收到一家企业的录用通知,但还不太理想,打算多跑一些招聘会再找找机会。”北京某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吴告诉记者,如果实在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就准备考研。
每年毕业季,像小吴这样的大多数应届大学毕业生,都面临“考试的不确定性”与“签约期限的紧迫性”的双向压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这是在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的又一新高。同时,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城镇调查数据显示,16岁至24岁城镇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均值为18.3%,比上年四季度高1.1个百分点。
“解决就业最根本的是促进经济进一步恢复,对于当前主要是青年人群就业压力大的结构性矛盾,要对平台经济等吸纳年轻人就业多的行业予以进一步支持。”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设置好“红灯”、“绿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指导企业规范发布招聘信息,推进公开招聘。
多渠道挖潜力 拓宽就业空间
小刘去年从一家贸易公司下岗后,成了一名网约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入行门槛不算高,周围很多人都开始选择跑网约车挣钱。”小刘告诉记者,特别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劳动者,外出就业难度变大,网约车这类灵活就业岗位便显得格外珍贵。
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以及网络主播等多种新就业群体产生。这类就业形态由于用工方式、时间、关系都较为灵活,不仅满足了一部分特殊就业人群灵活就业、增加收入的需求,同时也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达到2亿人,占总人口数量近七分之一。
据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全力支持创业和灵活就业。聚焦劳动者创业需求,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简化担保手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加快零工市场建设,加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
“要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不断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在税收、金融、人才、场所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认为,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创业质量的提升,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创业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延长企业生命周期;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个体工商户中从事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不断增强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