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促投资,离不开自然资源要素保障。1月23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进一步做好用地保障切实提高用地审批效率的十二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日前印发,提出落实批次用地“均衡报件”、优化用地报件方式、做实“绿色通道”、落实“用地保姆”制度等12条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工作,提高用地审批效率。
《措施》明确,将纳入国省重大项目清单的单独选址项目、抢险救灾与灾后重建项目等,纳入用地审批“绿色通道”范围,做到随到随审,项目整体审批时间压缩30%。同时,对“绿色通道”项目,省、市、县三级分别配备“用地保姆”,负责“一对一”组卷指导、技术咨询、沟通协调等服务工作。
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措施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绿色通道”项目范围,可让更多重点项目实现快速审批。省、市、县三级“用地保姆”,可为“绿色通道”重点项目用地,提供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保障。
聚焦优化用地报件审批流程,《措施》明确了用地审查容缺事项清单,12项前置要件可实行“容缺”审查。这意味着,项目可在办理有关前置手续的同时,同步开展用地报件审查,从“串联办”变为“并联办”,进一步提高用地审批效率。
此外,为强化项目前期工作,《措施》要求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深化联合选址选线机制、强化报件要件准备等工作。“在项目生成阶段就主动介入,联合开展选址选线,尽量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各类自然保护地等禁止、限制建设区域,有利于提前化解项目用地矛盾,确保项目顺利落地。”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年底集中报件情况,《措施》还提出,各地年初要梳理全年项目用地需求,合理确定全年报件计划,基本做到按季度“均衡报件”,减少集中报件带来的质量问题和审批拥堵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