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全面贯彻全会决策部署,坚持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突出创新驱动引领,精准发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工业动力、效率、质量加速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坚决把思想和行动
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全省工业战线必须做好的“必答题”,必须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
一是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召开后,厅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通过专题学习,大家深深感受到以高规格的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彰显了省委旗帜鲜明讲政治的绝对忠诚,也是对近年来四川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总结。
二是始终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创新为主导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近年来,我省成功创建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重要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海光C86高端芯片大规模商用,世界首台X射线FLASH放射治疗设备研制成功,全柔性显示、固态电池、合成生物等新增长点正在孵化催生。这些成绩的取得,关键就是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推进韧链强群,助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向世界级跃升。
三是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突出主攻方向精准发力。我省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新兴产业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今年以来,厅党组动员厅直系统党员干部围绕新质生产力开展“学习、讨论、调研”三项活动,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交流8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30余篇,举办“新型工业化大家谈”系列讲座2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先立后破,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促进全省生产组织、生产方式的重构和优化。
精准发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四川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着建设“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的重要使命,亟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是建立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建设以应用和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2024年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家以上,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争创工业云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试验验证与中试平台。深入实施全会确定的六个重大科技专项,打造人形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农机、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半导体、固态电池等一批拳头产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支持重大攻关项目30个左右。聚焦做好做实“高”和“新”两篇文章,以深化改革创新为重要抓手,以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率先突破发展为重要路径,着力将全省高新区打造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孵化器、加速器和先行区。
二是加速推动六大优势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施《四川省以大规模技术改造带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支持钢铁、建材、石化、白酒、纺织、食品等传统行业加快设备、工艺、产品更新和品牌打造,储备实施超2700个重点设备更新项目。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坚持以人工智能1号创新工程和绿氢全产业链发展为突破口,推动卫星网络、无人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力争到2027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占量子科技、6G、脑机接口、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等产业高地,建设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争创航空航天、钒钛稀土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好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三是以“智改数转”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深化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国家示范区建设,培育打造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一批5G工厂。加快建设“智改数转”赋能平台,动态发布优质供应商和服务清单,深入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制造业。目前,全省正在实施和储备“智改数转”项目近3000个、投资额超过6500亿元。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六大行动”,加速工业能源动力清洁化,推广应用绿色设计和绿色低碳技术,构建从原料、设备、工艺、产品到循环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加速制造业全过程绿色化转型。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在落实、关键在干部。
一是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把政绩观教育贯彻工业发展、党员干部成长全过程,持续深化“面子工程”和统计造假等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想清楚“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问题。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市(州)高质量发展动态监测指数,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二是培养堪当大任的制造强省生力军。充分发挥产业人才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作用,深化“经纬人才计划”,聚焦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六大优势产业,引进培育天府工匠、天府卓越工程师等优秀产业人才。实施“新型工业化战斗堡垒锤炼”行动和青年干部递进培养计划,建立年轻干部人才储备库,每年选派青年党员干部到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等一线吃劲岗位挂职锻炼,协助市(州)和企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协调解决实际困难问题。
三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修订出台《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改革整合工作方案》等内控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从严从实抓好党纪学习教育,通过邀请专家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警示教育活动等,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以“忠专实严”“比学拼超”工作作风,心无旁骛地推动全会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