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四川网

两大利率下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7-22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258

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宣布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操作利率由1.8%调整为1.7%,同日报出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同步下降10个基点,分别降至3.35%和3.85%。同日,人民银行还宣布,对卖出中长期债券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参与机构,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

如何理解这些重要变化?首先,LPR下降符合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需要,有利于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LPR是贷款利率定价主要参考基准,LPR下降传递出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将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稳中有降,激发信贷需求,促进企业投资。

5年期以上LPR下降有利于减轻房贷借款人利息负担,促进消费。5月17日,人民银行取消了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新发放房贷利率明显下行。6月,全国平均新发放房贷利率为3.45%,同比下降66个基点,环比下降17个基点,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今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降了35个基点,存量房贷借款人自下一次重定价日后,也将享受到LPR下降带来的好处,减轻利息负担,增强消费能力。按房贷本金100万元、30年期、等额本息估算,每月可节省利息支出约200元,利息总额可节省超过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违规手工补息整改后,银行资金成本稳中有降,LPR下降对银行净息差影响可控。LPR本月下降,部分归因于前期监管部门整改违规手工补息的效果,银行资金成本提前有所降低。据了解,整改违规手工补息后,银行在短期内节约的利息支出,接近一次降低存款利率的效果。且降低存款利率后,存量存款到期续作才会逐步重新定价,效果的显现是渐进的,而整改违规手工补息带来的利息支出减少则是立竿见影的。多家全国性银行反映,违规手工补息整改后,其6月的存款付息率,特别是对公存款付息率已较4月明显下降,净息差有所回升。因此,预计此次LPR下降对银行净息差和银行利润的影响可控,对上市银行股东权益的影响也较小。此外,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仍在持续释放,预计银行会根据市场利率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也有利于净息差的稳定。

其次,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有利于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除了招标方式调整,本次公开市场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还由前次的1.8%降至1.7%,是2023年8月以来首次调整。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7%,较一季度放缓,特别是居民消费恢复较为疲软。央行此次果断降息,展现了货币政策呵护经济回升的决心,是对二十届三中全会“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的积极响应。专家表示,政策利率下调预计将通过金融市场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打破长债收益率下行与预期转弱的负向循环。

同时,明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有利于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属性。公开市场招标方式包括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前者的中标价格由供需双方博弈确定,理论上有不确定性,而后者的价格是给定的。以往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价格招标,虽然中标利率大部分时候维持不变,但仍需每日开展操作释放明确的利率信号。考虑到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为增强政策利率的权威性,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有必要将招标方式优化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明示操作利率,这也是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并不代表长债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央行此次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意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熨平短期经济波动;而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反映的更多是长期经济走势,要采用跨周期的视角评估。业内人士分析,本轮长债利率的持续下行,已经包含了对本次降息的预期,甚至有明显超调,不代表着需要跟随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再继续走低。实际上,当前长债利率过低,国外媒体也普遍关注到其中可能潜藏的风险;长债利率过低,也容易引发弱预期的自我实现,而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长期向好的。央行此次降息有助于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提振中长期经济预期,也有助于带动长端利率的回升。预计未来央行还将综合施策,必要时借入并卖出国债,及时校正和阻断债市风险累积,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对此,央行是有决心、有措施来稳定市场预期的。

最后,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有利于平衡债券市场供求。今年以来,受长期债券供给偏慢、金融脱媒等因素影响,长债收益率持续较快下行,创20年来新低,累积债市反转风险。为此,央行前期多次对外发声提示风险,并在7月1日宣布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增加债市供给。央行此次再出新招,能够有效释放市场的存量长期债券,进一步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目前MLF余额超过7万亿元,且大部分以国债、地方债作为质押品,若参与机构减免质押品后卖出长债,将释放大量债券,有效缓解债市“资产荒”压力。(经济日报记者 姚进)

 

声明:文章系本网编辑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