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加大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宣传力度,动员大众媒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建立与街道(乡镇)、社区居委(村委)间的有效沟通联系渠道,发挥社区居委(村委)对城乡居民联络沟通作用,使社区居委(村委)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形成合力,奠定健康管理基础。督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开服务项目信息,提高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的知晓率,让居民主动接受服务,形成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
建立全程健康管理责任团队
根据社区(乡镇)所辖范围、人群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设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有效消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空白地带”,实现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同时建立与网格对应的健康管理责任团队,合理配置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实行责任团队服务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网格化管理,形成“纵横协作、立体推进”格局,与居民建立较为稳定的服务关系,做到“人人知医生”、“医生知人人”。
规范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训,尤其是对健康管理责任医生的培训,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要求,使每一位健康管理责任医生全面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规范要求、绩效评价标准和服务流程,提高健康管理责任医生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确保健康管理责任医生能够全面胜任城乡居民健康管理职责,完成从建档、健康管理到健康促进的全过程服务。
完善居民健康管理基本信息
健康管理责任团队成员将根据服务网格情况,有计划的主动深入城乡居民家中摸清包干片区内常住居民底数和基本情况,及时主动与包干服务居民沟通联系,建立有效对接关系,对已建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进行甄别、补充和规范整理,确保常住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信息的完整、有效。服务团队中的责任医生、护士与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还将综合运用上门服务、家庭病床、全科门诊等多种形式,满足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各种需求,力争实现首诊在基层。
构建全程健康管理技术支撑
大力实施“全域牵手工程”,即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之间建立对口联系、互动协作、资源整合、技术渗透、人才流动的合作关系。每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2-3个乡镇卫生院结对牵手,共同打造“资源共享、一体发展”的全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探索“专家派驻”、“上挂进修”、“督导员制”等工作方式,帮助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卫生执法监督、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责任团队,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重心下沉,发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撑和监督管理作用,形成“协同运作、牵手互动”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全程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