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案例展示>>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更新时间:2017-06-27    浏览次数:1332次    

  搭建双创服务平台,建立精准服务体系

           ——创新发展中的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一、单位简介
      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是按照国家经贸委对全国十个进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要求于2002年3月成立,隶属于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是致力于为成都市中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提供公益性、扶持性服务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心性质为民办非企业,作为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服务中心”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助手、是本地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龙头、是社会化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提供中小企业公益性服务的载体,是中小企业寻求服务的第一门户和窗口。
      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心逐步完善服务功能,通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巡回路演、创业沙龙、创业讲座等活动,为新创企业和创业者、有可行性的创业方案提供创业支持,为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经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中心建有实体大厅和网上服务大厅,实体大厅面积2794.73平米,设有网真视频会议室,与成都市21个重点工业园区联通;同时,还在各区(市)县设立了B2G(政企服务)首批联络站28个,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市中小企业的公益服务网络,能够及时、高效的响应成都市中小企业在创业创新中的各种服务需求。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服务中心共有员工5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54人,占总人数98.19%。

二、主要做法

(一)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

1、重点打造三库两体系建设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低的问题,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资源统筹功能,逐渐摸索出由专家库、成果库、企业需求库及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科技成果评估体系组成的“三库两体系”建设模式。
       由服务中心遴选的专家根据企业需求库中登记的需求重点进行上门诊断与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同时,针对成果库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的评估,邀请院所研究人员与企业交流,帮助院所提升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能力;目前搭建的专家智库涵盖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技术、企业管理、科研管理、经济类专家共600多名。

 2、开展五项活动
      “五项活动”即院校巡回路演、项目合作沙龙、专场科技成果推介会、百项成果进企业、专家门诊等,从“征、筛、估、推”四个环节形成需求响应闭环。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科研院校、投资机构、企业以及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发展。

3、围绕科技成果展开配套服务
      服务中心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创业人群,将行业特色与新时期创新创业特点有机融合,重新定位服务功能全面解决企业在创新创业中面临的融资、技术、人才、市场、政策等共性需求,平台在帮助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的同时开展配套的融资服务、人才服务、市场服务。

4、征集科技成果,开展“创新中国,创业天府-创新创业项目巡回路演”系列活动
     “创新创业项目巡回路演” 围绕电子信息、大数据、高分子新材料领域先后在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等4所高校举行,参会人数逾千人。并同期召开了“创新创业项目巡回路演沟通讨论会”, 22所川渝两地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领导和科技处、创新创业以及校地合作负责人和15家优秀企业共同参加。

(二)打造行业交流平台,营造创新创业一流生态环境

1、举办两届成都市HRS企业人力资源峰会
      为企业搭建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交流的高层次平台,举办“成都市HRS企业人力资源峰会”。第一届活动共聚集了832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22家参展机构到场,平均每个展位接待企业客户超过110人次,其中,来自上海的知名人力资源机构肯耐珂萨成都分公司当天接待客户量超过350人。第二届活动设立20个人力资源服务商展位,包括用友.薪福社、智联招聘、锐仕方达、瑞祺管理咨询等服务商们为大家带来了人力资源方面的市场解决方案以及优质或免费的产品试用,吸引了许多HR上前咨询。峰会现场,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还同用友.薪福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将在人才服务方面开展更多更深度的服务,以方便为成都市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方面支持。

2、打造系列活动品牌
      服务中心自2014年每月开展举办一期“政策大讲堂”活动,逐步构建集政策扶持、创业辅导、行业沙龙、资源对接的创新创业活动平台体系。此外,服务中心每周还举办融金汇、科技成果评价会等活动,将项目、资金、信息、人才聚集,实现“知本”和“资本”的有效对接。

(三)创新政企沟通渠道,搭建政企对话平台

1、开创成都智造政企面对面SME行业沙龙项目
      一是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织了6次SME行业沙龙活动,涉及领域包括机械、女鞋、生物医药、软件服务、节能环保等,充分调动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活动累计参与企业254家,其中不乏各行业的龙头企业。二是沙龙活动主要是谈企业所遇的困难、谈思路、谈对政府工作的建设性意见,重在解决问题,服务中心着力打造成都市的“企业之家”,站在“家人”角度,真正为我市企业排忧解难。通过企业之家信使环节、政企对话环节的互动,打破了过去企业有话说不敢说、不愿说的僵局,让企业在活动中畅所欲言,分享企业发展经验和建设性思路以及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打造“B2G”政企服务项目
      此项目依托互联网实现创新政务服务,构建集诉求采集、诉求分发、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服务集成于一体的线上线下创新融合政务服务体系。运用线上B2G服务平台和线下(B2G)联络站相结合的方式,高效快速的解决企业的诉求。(B2G)联络站基于“B2G”政企服务,将平台线下工作落地,并根据《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B2G)联络站管理办法》对各站点进行监督管理。各联络站点在工作中应及时了解并上报成都市各商协会、工业园区、产业园、基地、平台、孵化器、专业市场、商业楼宇物管等单位辐射区域内的企业需求,促进政府部门与企业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沟通和联系,确保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把政府为企业的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力求打造尊重个性需求、互动渠道畅通、办事便捷高效的新型政企关系,积极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

(四)企业管理层定向培训,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主办“北京大学成长性企业家学堂”、“清华大学企业创新经营与转型升级总裁班”,开展了涉及企业战略管理、市场拓展与营销、管理技巧等方面的课程,帮助我市企业家拓展思路、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并应用于企业发展实操。根据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分别在高新区、青白江、双流、新都、龙泉驿举办以“新常态下企业商业模式转型”为主题的蓉商大讲堂,220余家中小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高层管理人员参会,共同探讨新常态经济下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真刀实枪的进行改革,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三、主要成效

1、金融服务

共开展服务38场(次),服务企业数1258家,服务人数1878人(次)。
       2016年,平台与32家银行、20家小额贷款公司、15家担保公司、12家融资租赁公司、5家商业保理公司、40家创业投资机构、15家证券公司、10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5家股权交易所等150余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融资产品超过200款。 2016年,开展融资对接、专题培训和主题沙龙等活动近38次,现场参加活动企业1258家,对接有接融资需求企业630 家(债权540家,股权90家)。债权融资成功企业89家,完成融资金额7亿9207万元;股权融资需求7亿7890万元,成功融资企业5家,金额5770万元。
2、科技服务
       共开展服务5场(次),服务企业数203家,服务人数318人(次)。
       平台征集科技成果3100项,技术需求361项,其中已经推送成果292项,6个项目对接成功:“智能管道监测设备与系统”与四川瑞迪射线数字影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对接项目、“特色农产品综合信息系统平台”与四川百绿天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对接项目、“防爆新产品”与四川亿舟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的对接项目;耕新科技与隆诚装饰公司达成VR合作项目;河南商丘学院瓷砖专利转让对接项目。促成2项校企合作:电子科大试验室与成都美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合作;深证安普尔与电子科大项目合作。1项川大高分子SCPP自促血管化生物骨科材料与吉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校企科研合作正在进行。
3、市场服务
       截止2016年12月,累计开展“服务资源对接会”4场,囊括法律、知识产权、财税、管理咨询、信用评级、信息技术等39家社会服务机构,共计52位负责人参与了对接会。

       在高新区、都江堰市等地开展了5次“中小企业服务博览会-园区(商圈)行”活动,服务企业273家,380人。
       从2016年5月开始,还举办了6期“SME行业沙龙活动”,通过企业间的交流,帮助我市企业对接产业发展资源,分享优秀发展经验,推进我市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活动累计参与企业254家。

4、人才服务

        共开展服务75场(次),服务企业数2872家,服务人数3831人(次)。
        2016年举办3场大型人才招聘会,服务62家企业,166人,提供598个岗位,吸引5400多名求职者;举办了3场校园招聘会,服务82家企业,144人;举办2场主题为“微猎计划”的精准人才对接会,精选6家企业提供近30个工作岗位,帮助企业降低人才招聘成本,提高招聘效率。同时还开展了两次以“中小企业如何实现人才的精准适配”和“HR职业情商与压力管理”为主题的HRS沙龙活动;以及2次“成都市HRS企业人力资源峰会”。参会企业724家,参会人员860人。
        截止2016年12月,平台累计开展“益企课堂”40场,内容涉及融资、管理、市场、技术、法律、人力、财税、技术等多个方面,帮助我市企业不同层级的人员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经营能力,共计培训企业1604家,企业家代表2114人。
       与此同时,服务中心继续以联合办学的方式开办“成都市成长型企业家学堂”(北大班)、成都市创新投资总裁班”(清华班)。 2016年共培训约100余人。
、信息服务
       平台组织开展政策大讲堂9次,内容涉及人社、经信、科技、工商、税务等局委政策,共计1151家企业参加培训。
另一方面,对包括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委、市农委等市级政府部门出台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项目进行了收集整理,形成了《成都市中小微企业扶持项目汇编》并通过微信、网站等方式向我市中小微企业实时更新推送,共计送达近2万人次,为企业提供政策参考。同时,还将汇编印刷成册4000本,通过各类活动向企业免费发放。
       平台同时还开展了中小微企业认定工作.中小企业认定证明主要用于我市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市场开拓、落实财税扶持政策、争取融资支持和享受社保补贴等活动。今年在平台窗口认定的企业数量达1791家。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2017年,服务中心以促进创业、创新工作为核心,通过在各创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设立服务站点(B2G工作站),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夯实服务根基;通过形成融资、科技、人才、政策服务产品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通过打造品牌活动“融金荟”融资对接、“百项成果进企业”、“政策大讲堂”、“HRS人力资源峰会”、“微猎计划”,进一步扩大平台影响,助力我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